3月1日晚,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如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116教室开讲。本次讲座由林安梧先生主讲,系“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系列讲座第八讲,讲座主题为“如何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生活、实践与诠释的交融”。

此次讲座承接第七讲的内容,林先生在讲座中为听众解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精髓,更将自己的见解与阅读经验介绍给听众。他以“存在的空无”、“意识的透明”、“信仰的确定”、“实践的如是”来讲佛学,并认为“般若治疗”强调的是将一切执着放下,让生命回到原点,如其自如的开启自己。林先生在讲座中不时地进行中西文明的对比,认为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文明不同于西方的是:中国文明不是话语式的强控制系统,而是生活、实践与体悟。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中国文化学人不是你在讲这个东西,而是文明与你的生命进行了交融。
林先生在讲座中不断强调“金刚般若”与“生命疗愈”的关系,认为当今人在困苦劳累时不妨停下来,静静地诵读一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诵读一下《道德经》、《六祖坛经》等,这些有助于让我们回到天地场域间的经典。
最后,现场听众进行了热情的提问,既有关于自身困惑的问题,又有哲学史中的思想问题等,林先生对此均做了精彩回答和丰富的阐发,发人深省。讲座在林先生与听众的交流中结束,前来聆听讲座的师生及校外听众通过聆听先生的讲解对中国的佛教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