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堂概况    专家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学生活动    听课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尼山学堂 >> 最新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儒家文明论坛第十期(“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系列讲座)圆满落幕
作者:王冰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9日 00:19 浏览次数:

2016年3月22日晚,林安梧教授“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系列讲座的第十讲《迎接新文明轴心年代之来临——从“文明的冲突”到“文明的对话”》在知新楼A座2116教室顺利开讲。至此,该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讲座伊始,林安梧教授分析了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意义。他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年代,中国文化成为反思西方文明的重要力量。他对题目进行解释,“迎接新文明轴心时代之来临”,“迎接”之意,指将要到来,尚未到来。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这一连串现代化发展之后,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要求一个新的文明方式。这方式应该是重新的回归,返本开新。林安梧教授进一步对“文明的冲突”进行反思。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也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但是林安梧教授认为,这些学者的问题在于对东方智慧知之甚少,他们对西方主流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其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又回到同样的脉络中去思考。林安梧教授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霸权的冲突,如何免除霸权的思考才是当务之急。历史不可能终结,唯有摆脱了话语的权力控制,人类才可能回归生命之源,回到存在本身,才有机会免除争端。接着,林安梧教授用一张表格,细致地对西方的“巴别塔”神话和东方的“绝地天通”神话进行对比,指出了西方的“话语”中心和东方的“存在”本位之间的区别。进一步,他对文明交谈的向度及其所涉内容之可能进行梳理,并以数章经典的解读结束讲座。他希望通过对古文的呈现让年轻的朋友了解到,古文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以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语汇去理解阐释。他认为在文明交谈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复兴。

讲座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的听众。在互动环节中,林安梧教授表扬了同学们积极深入的思考。讲座时间持续了近三个半小时。最后,林安梧教授表示:“时间不只是物理的长度,还是心灵的深度,期待有机会与各位同学继续讨论。”


关闭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2013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