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中旬,经中华书局俞国林编审建议,并与杜泽逊老师商议,决定由山东大学尼山学堂承担《黄永年文集》的审校工作,并将它作为学堂实习项目之一。《黄永年文集》审校工作由杜泽逊老师指导,教务员司佳冰,尼山学堂2012级学生王学成(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尼山学堂2015级学生马越总调度。5月15日,学堂发布《<黄永年文集>审校工作注意事项》,共有34名同学报名参加,包括来自尼山学堂2014级的刘润枫、胥纯潇、孙喆、邢书航、王洋洋、刘圆婧、杜凯月、刘翔宇、丁雪骄、陈开望、王志远、俞沁、梁艺馨、张帆等14位同学,2015级的康博文、纪如玥、钱金铭、马越、付英超、张玉颢、吴雪菡、陈秀琳、崔翔、黄笑赧、辛康、沈珍妮、郭永臻、汤远阳、吴星岸、陈钰、吴世林、叶咏妍、尚培峰、隗茂杰等20位同学。审校内容包括黄永年先生生前已出版的论著及点校整理著作共16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唐史史料学》、《树新义室笔谈》、《古文献学讲义》、《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概论》、《史部要籍解题》、《子部要籍解题》、《类编长安志》、《雍录》、《天妃娘妈传》、《北齐书选译》、《周书选译》、《旧唐书选译》、《颜氏家训选译》、《物换星移话唐朝》,共3845页,约293万字。除校对原书原稿外,学堂学生对引文也作了详细核实。而核对引文时又经过杜老师和同学们的实践和讨论,认为在不确定黄先生直接采用版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现学术界通行的权威整理点校本,如二十四史部分采用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诸子部分采用新编诸子集成本等。同学们写出校记,表明差异,以便拣择。在此期间兼用黄永年先生所鉴定称赞过的“善本”,如被称许为“最古最善之本”的续古逸丛书本《杜工部集》和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庶几近乎先生原意。且因《文集》中收录各书前期出版水平不一,学堂对于讹误较多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尤为关注,部分引文经过了多次审校,希望能够补缺掩瑕。正式审校工作一共进行了两轮,每份校样都经过了两位不同的同学审校,其中第一轮用绿笔出校,第二轮用蓝笔出校。遇有问题,通过与总调度同学以及杜老师讨论商量解决方案,通知以及审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有专门的网上工作群组进行讨论。由于审校工作开始于同学们的第二学期半后段,曾因期末考试及暑假假期暂停三个月左右,2017年9月恢复正常的审校工作,10月25日圆满完成,现已将原件及校样整理完毕,准备寄回中华书局,等待出版。经过两遍审校,纠正了不少排校错误,对保证出版质量作出了贡献。且该项审校工作使尼山学堂学生增长了学问,提高了学术能力,扩大了学术视野,对提高尼山学堂学生的学术水平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