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堂概况    专家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学生活动    听课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尼山学堂 >> 学术活动 >> 正文 今天是:

尼山学堂16级同学审校《历乘》
作者:尼山学堂2016级李韫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1日 16:53 浏览次数: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16级本科全体同学,应济南市史志办之邀,于20171116日至1129日将济南出版社整理注释的简体本明代济南府历城县史志《历乘》对比原始崇祯年间刻本,进行了认真的审定与校误。浩浩四百四十二页的地方史志审校难度不小,但同学们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主动在一校之后交换进行第二遍审校,群策群力的投入也收获了斐然成果。同学们发现并纠正出许多注文的错漏与正文修订时的缺文,同学们的审校成果经杜泽逊教授复审定夺,交济南市史志办修订。此次审校整体提升了新修《历乘》的质量,也能使读者更好的一窥明代济南的风华。而同学们在加强自身阅读并审校原始文献能力的同时,也能对自己学习、生活所在的济南增进历史人文方面更细致的了解。

参加审校工作的同学有:李韫卓,王世藩,程一,徐通辉,王煜栋,孟庆炀,李玺,王瑾辉,王浩南,刘紫藤,王寒宇,郝财梅,李雅杰,杨之水,马宁,贾立群,卢越,李斯坦,汪帆,朱小莼,岳柳汐,柳钰泉,张慧。

《孟子》有云:“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春秋时期晋国史书曰乘,《康熙字典》:“乘者,载也,取载事为名”。相比于元代于钦编修的《齐乘》珠玉在前,始刊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由历城知县贵养性修,邑人刘敕编纂的《历乘》,其价值同样青史留名。《历乘》中保存了大量刘敕个人的诗作,从第十二卷《方产表》、第十七卷《文苑传》中所存的诗来看,清新可读。可惜其在《历乘》刊刻成书后不久就遭遇明末战乱,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军攻陷济南时不幸罹难,其著作及所藏图书均遭焚毁,其诗集《白鸥阁集》也未流传下来,实为憾事。遍观《历乘》全书,作者虽身处晚明,但无关风月,笔底前有对万历四十四年(1616)山东大饥荒官员颟顸无为,百姓流离失所的刺贪刺虐之笔,后有对崇祯五年(1632)山东孔有德登、莱之乱后膏腴尽焚的黍离之悲,体现了一代齐人对故园家国的热爱与良心。全书共十九卷,前十五卷分图经、星野、舆地、沿革、建置、官制、赋役、学校、贡举、武秩、兵防、方产、灾祥、风俗、风景,于有明一代历城之风土人情,历史沿革记载明晰,具有珍贵历史参考价值,后四卷分人物列传、文苑、传、诗,在明代地方文学研究上,足以成为一手权威资料。

相比于之前由山东大学刘敦愿、宋百川、刘伯勤先生以乾隆四十六年登州知府胡德琳刻本为底本,参校他本及有关史籍,加以校释的《齐乘校释》,而此次济南史志办主持的新版《历乘》面世同样意义非凡,习近平主席说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想来这部书所承载的,不但有历史、文学及地理研究上的重要资料,其浓烈的家国情怀,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这也是尼山全体同学本次审校最有意义的精神收获。


关闭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2013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