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3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古典学术传承创新暑期学校圆满闭幕

    时间:2023-07-24 作者:图文/韩荣硕 董家升 颜培森 赵启蒙 李依帆

    山东大学向以文史见长,在中华古典学术教学和研究中有着悠久的文脉传统。儒学高等研究院作为山东大学古典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学子对中华古典学术的探讨,砥砺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激发青年学生对传统学术的研究热情,拓展中华古典学术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特组织海内外历史学、文学、哲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举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3年中华古典学术传承创新暑期学校”。


    儒学院自发布暑期学校招生简章信息以来,受到了各大高校优秀学子的广泛关注。共计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以及韩国檀国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近500名学生的报名材料。经学院评审委员会对报名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与综合评审,最终决定录取王文静等407名同学为正式学员。


    7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暑期学校开班式启动。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震、党委副书记李鹏程参会并发表致辞,开班式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主持。

    1F61D


    7月11日上午,暑期学校史学板块开课。清华大学王东杰教授《从善恶到苦乐:<大同书>与中国思想的近代转型》介绍了近代的大同概念和康有为《大同书》的版本与结构,探讨了佛教在《大同书》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儒家立场指出了《大同书》由关注善恶转向苦乐的意义。11日下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琮任教授《海疆、海图与海盗:清代海洋史的回顾及发展》聚焦于18世纪的清代,从清帝国的海疆管理、十八世纪清代的海图和十八世纪的海盗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清帝国与海洋的互联性,为我们提供了“去陆地化”的视角和史学视野。12日上午,复旦大学陈淳教授《文明与国家起源探索的科学性问题》梳理了“新进化论”和“酋邦”等相关的理论与概念,讨论了文明与早期国家的研究方法,然后认为具体实践应当从世袭不平等到官僚政府的出现来重建早期国家起源的过程。12日下午,美国特拉华大学王元崇教授《清代中国的外交体系与东北亚世界》以清代的中韩关系为例,从“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国之宗藩关系概况”“清鲜宗藩关系及其在清代外交体系中的位置”“清鲜宗藩关系的结束与现代主权国家的出现”三个方面论述了清代外交体系的构建和演进过程。1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董立河教授《谈谈哲学在历史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从克罗齐“哲学与历史学同一”命题出发》通过对克罗齐相关文本的解读,阐释了克罗齐“哲学与历史学同一”的观点,指明了哲学在一般历史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意义。13日下午,山东大学杨华教授主持专题讨论,全体学员结合讲座内容,围绕“近二十年来国内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路径和方法”“跨学科方法在清代海洋史研究中的运用”“历史学的科学性”“夷夏之辨观念对清代外交的影响”“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7月14日上午,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板块开讲,东京大学菅丰教授以《日本民俗类艺术论的研究史—基于vernacular艺术视野下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在vernacular艺术的视角下对日本民俗类艺术论的流变进行展望,并在对vernacular一词的多义性分析和日本民俗类艺术史梳理中,深度阐释了根植于日本民俗类艺术论的vernacular思想,进而强调艺术民俗学研究要着眼于生活世界中个人的各种具体行为所展现的创造力与适应力。1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以《民俗学的学术重构:必要性与现实性》为题,对处于私人化、个体化趋势愈发明显的现代社会中的当代民俗学学科发展与学术重构提出了再思考。他认为,随着后现代化社会下公共资源的日益缩减,民俗学学科发展再度面临时代危机;而民俗学本身具有现代性的内涵与属性,即构成了民俗学学术重构的现实基点,因此他强调民俗学学科发展要与时代性共舞。15日下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教授从日本“在野之学”“考现学”入手,分析梳理了日本民俗学自柳田时代发展至今的历史、内涵与特征,并站在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关系视角重申柳田国男的“世界民俗学”观点,他呼吁我们应找到反对霸权的平等对话之场、建立相互观察的水平关系,并希望通过世界各地民俗学的相互参照和学习,建立起一个多样化的世界规模的民俗学体系。15日晚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教授尝试从存在性、地点性和人工性三个主要文化背景及模型讨论中国西南口头诗歌的翻译研究,并指出翻译“故事世界”包括一般维度与特殊维度两种方法,最后强调文本意义源于多种因素的交叉、在翻译过程中协商。16日上午,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围绕“引领现代民俗学的岩本通弥”“日本现代民俗学的新境地:岩本通弥团队的新作”“再说现代民俗学”三个部分展开讲座,廓清了现代民俗学的概念、理念与方向。他还指出中国民俗学在民间文学方面,以及近些年来朝向生活世界与日常实践的转型令人印象深刻,但相对于德国民俗学与市民运动之实践的协动性、市民本位的文化政策与居民主体的生活治理等多方面的特长而言,东亚三国的民俗学还需要汲取很多类似新的社会文化及学术的理念。16日下午,在李浩、任雅萱、李海云、林海聪、刘晨、李泽华六位老师主持下,全体学员围绕“vernacular艺术与大众艺术”“现代民俗学与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理解学术世界体系下的中心与边缘”“跨文化—跨语言研究的前沿问题”“日常生活变迁下的民俗学学科本位思考”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7月17日上午,哲学板块开讲。韩国孝文化振兴研究院金德均教授的《朝鲜王朝实录里孝子传的内容和特征——感性和理性之间》讲座基于朝鲜初期的王朝实录文献,考察了将儒家作为国教,以及“孝”作为核心价值发挥作用的朝鲜初期的孝行政策和实际事例。金教授对孝子传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将家庭中对父母的个人孝行客观化升级为国家政策是将孝行的感性要素升华为了理性要素,这样原本个体的,主观的,感性的要素很强的“孝”便升华为要求国家性、客观性、合理性关系的“忠”的一部分。17日下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黄保罗教授的《马丁•路德在中西语境里的当代意义 》讲座从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信”概念出发,认为“信”不仅包括信仰的动词含义,更包括“faith”的名词含义与“faithful”的形容词含义,也就是说“哪里有真信心,哪里就有好行为”。黄教授还围绕路德对主体性的发现有益于克服人人要成神的极端个体自由主义后现代性的弊端、路德的十架神学有益于克服把某个人建造成神而向前现代性复辟的荣耀神学的弊端、路德的悖论有益于克服人工智能在“能”与“善”的矛盾中对人之本质的挑战、路德的人论对于分析人之愚昧如何被启蒙的意义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马丁•路德在中西语境里的当代意义。18日上午,台湾大学李贤中教授的《墨家兼愛与思維方法》讲座从墨子提出兼爱思想的缘由、根据与内涵讲起,并指出墨子兼爱的内涵包括“整体性”“超越性”“交互性”“主动性”等特征。李教授还从兼爱的实践如何可能、墨家兼爱的理想社会等两个方面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做了全面又深入的论述。此外,李教授围绕效与法、三表法、推类法、故式推论等四种论辩方法、墨家隐然的思维方式,以及墨家所用思维方法中的意义单元等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墨家的思维情境不同于儒家,以“天下”而非“家族”为其范围。18日下午,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在《唐君毅牟宗三的气论比较》讲座中指出,唐、牟两先生气论相异甚多,主要原因在于对“气”的理解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在唐先生而言,气是有精神价值性的;在牟先生而言,其气近如康德的自然,而排除了自由,故与唐先生之气不同。蔡教授还作出了具体解释,唐先生是由中哲发展史出发而来了解“气”,透过在时序上始自先秦,并经两汉、魏晋、宋明,最后至清朝等各时代之气论研究,而来统整并做出诠释。而牟先生的“气”,则经常是基于西方康德或宋明程朱理学而来的诠释,便会有尊理性而贬感性的倾向。19日下午,东京大学石井刚教授在《戴震哲学体系的意义和价值:以日本学界的研究视角为径路》讲座从20世纪初的科玄论战讲起,分述了以张君劢与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与人生观(玄学)的立场观点。石井教授还以梁启超、胡适对戴震思想的评价为切入点,着重强调了戴震“客观的理义”与“情感哲学”两个方面。最后,石井教授指出,鉴于“以理杀人”的现实,戴震不仅对宋儒所谓“理”纠正并界定“理”字真意;戴震的情感哲学也有其重要的意义,现代理性的缺陷是可以从戴震的情感哲学得到补充的。19日晚,在山东大学邹晓东老师、蔡杰老师的主持下,学员们围绕五场讲座的内容,针对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7月20日上午,中国语言文学板块开课。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教授作题为《新时代古籍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汇报,从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书写传统与保留至今的文化原典入手,根据古籍保护的现状、规划、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推行的重大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发展历程和前景规划,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介绍古籍普查和调查、缩微和数字化、古籍保护和修复、古籍影印出版、古籍保护制度、古籍保护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及若干其他专项工作。张教授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7月20日下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翁敏修教授从古籍整理、文字学、《永乐大典》三个目前重要的学术热点出发,详细介绍了类书之名义、起源、运用、滥觞以及其辑佚功能,并由此引出编修于明永乐初年的《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收录了明初以前数千种书籍,成为文献之渊海,而其中亦收录多部极富价值的文字学佚作。翁敏修教授又以其所著《〈永乐大典〉所引小学书钩沉》为例,展现进行《永乐大典》研究的学术进路。其中,翁教授不仅详尽辑录整理散佚字书、韵书的诸条引文,并为之撰写提要,加以考证,其严谨的钻研态度与科学的研究程式,给予听者诸多启发。7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以《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拓展》为题,围绕“《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文心说是《文心雕龙》的精髓”“文心精神的当代承续与拓展问题”三个问题展开。袁教授指出《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最重要的“元典”,更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中华国学经典,为集部“诗文评”之首。问世1500多年来,由于其重要的元典性和独特地位,在文史哲等不同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从而积累了巨大的文献资源。其在中国文论史上的独特贡献,在于“文心说”的构建,在于其五十篇内容之外永恒的文学精神。在“文心”与“文章”之辩中,袁教授强调《文心雕龙》以文心统率文章,是文心学与文章学的有机统一,以前沿观点回答前沿问题,极富创见性与前瞻性。此外,袁教授还指出,要在中西互鉴视野下关注《文心雕龙》的交流与传播,只有对《文心雕龙》文心蕴涵有深刻的把握和领悟,才能开创“龙学”与多元文明互鉴互融的新境界,为新世纪“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新的基石。7月21日下午,(中国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教授介绍了其在现地研究的新成果——《明钱谷〈纪行图册〉张复〈水程图〉之大运河现地研究与GIS呈现》。简教授以“古画不只是艺术,它也是目击证人”为导入语,带领听者进入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接着,简教授介绍了所研究的古画——《纪行图册》与《水程图》,它们为明代钱谷和张复联合绘制的地理图册,内容为明万历二年王世贞从家乡太仓经大运河进京的旅程纪录。除了展现了沿岸的山川风物景致,也包含了行政机构和河道设施。简教授聚焦于此书中涉及大运河的现地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地图数化、GPS与卫星地图的结合、GIS技术等方法加以呈现,并以得胜坝、通州运河、无锡运河图片进行分析,真实反映明代运河的通行情况,为听者展现了古人远超想象的精确,找到蕴藏在艺术创作中的真实。7月22日上午,台北大学王国良教授《日韩佚存汉籍影印整理与研究状况述评》以晚清之后重新出现于中土的传奇小说《遊仙窟》,笑话集《笑苑千金》《笑海丛珠》,以及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四种为代表,介绍了海外汉籍回传中国的始末源流。这些珍贵的海外汉籍,不仅提供了国人重新目睹佚失文献的机会,也展现了世界各国对保存汉籍的业绩。王国良教授强调,透过近百年自日、韩两国寻获而重归故土的《游仙窟》《笑苑千金》《笑海丛珠》《型世言》四部佚存小说,考察海峡两岸影印、整理的状况,分析学者对不同书籍之冷热态度与研究具体成果,既可做为回顾评价古籍整治的指标之一,也可据以评估未来搜访影印海外佚书力度的参考。7月22日下午,任增强老师主持讨论,讨论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思维碰撞,对讲座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延展。


    7月23日上午,暑期学校结业典礼举行。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向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儒学高等研究院暑期学校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学员们的积极参与及精彩表现表示肯定。随后,他从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师资条件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概况,并对同学们报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表示热烈欢迎。


    学员代表发言环节,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2023届硕士生李亦凡、上海师范大学2022级硕士生郑雅婷、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硕士生黄山、韩国檀国大学2020级博士生钟友谦,分别代表史学组、民俗学组、哲学组、中国语言文学组,发表了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感悟和收获。他们认为,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课程学习,拓宽了学员们的学科视野,对其今后的学术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性,在此次暑期学校的学习中收获颇丰,同时对儒学高等研究院暑期学校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与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能够再次参与儒学高等研究院组织的学术会议及活动。


    此次暑期学校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前沿讲座以及学员专题讨论等多种学习形式,为青年学子搭建了科研创新、学科交叉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推进新文科建设,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重新定位文科的学科内涵以及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推动中国古典学术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