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者文存

    学者文存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赵睿才论著选登:“饮中八仙”的演化与李白为“翰林供奉”的时间问题

    时间:2008-10-10 作者:赵睿才

    摘 要 考索现存资料,知盛唐“饮中八仙”有两说:一无裴周南,一有裴周南,迄今仍无为大家认同的解释。我们以为,“饮中八仙”本来就不很固定,是盛唐时代俗传的结果,而人们乐道的长安会饮是不太可能的,李白开元、天宝间两入长安的史实也为“饮中八仙”的演化增一佐证。同时,“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分野于开元二十六年,及此年前后李白仍在长安为“翰林供奉”的史实告诉我们:开元间李白确实到过长安,寓居时间在十年左右。这样一来,李白这段时间的作品得重新编年,重新研究,《新唐书·李白传》亦得修正。

    关键词 饮中八仙演化;盛唐社会;翰林供秦;开元二十六年

    饮中八仙,又称“酒中八仙”、“酒八仙人”,是指唐代善饮的八位名士,以杜甫名诗《饮中八仙歌》而赖以流传。这八人究竟指谁呢?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有两说:一是杜甫《饮中八仙歌》所歌之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等八人,一是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所谓“时人又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这里,范氏没有举全,裴周南一人是杜诗中没有的。杜甫是李白好友,范传正是李白好友范伦之子,且与李白后代有交往,故所举均应不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而“饮中八仙”的演化,又涉及到李白入长安的次数与为“翰林供奉”的时间问题。

    一、“饮中八仙”是“醉态盛唐”时代俗传的产物

    八仙,一般认为是汉、晋以来神仙家们所幻设的一组仙人。到了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亦多以此为典故说神仙长生之事,如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提到“淮南八仙”。此八仙,实是汉淮南王刘安的八位才高的谋士或弄臣,一般认为是这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魏晋以后,道教徒将之附会为神仙,称作“八仙”。在道教空前发达的唐代,可能是受了“淮南八仙”或“ⅹⅹ八仙”的影响,盛唐时期出现了“饮中八仙”。这“八仙”与唐代以后出现的“蜀中八仙”、“下八洞神仙”、“上八洞神仙”(即现在民间传说的“八仙”)等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浦江清先生以为:“汉、六朝已有八仙一名词,所以盛唐有‘饮中八仙’。既言饮中,则此外别有可知……据李阳冰说,当时李白浪迹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崔宗之等目为八仙之游。朝列赋谪仙人诗凡数百首。所以‘饮中八仙’一名目非杜甫所创,而且杜甫诗中有苏晋而无裴周南。一说有裴周南。而八仙之游在天宝初,苏晋早死了。要之,唐时候有八仙一空泛名词,李白等凑满八人,作八仙之游,而名录也有出入。”[①]即谓,“饮中八仙”不一定是固定的哪八个人,而且并非同时都在长安;“八仙之游”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八仙一同交游、游赏。由此,我们也不妨推断,这不固定的八人,乃至杜甫和他们,也不一定彼此都是朋友,都有往来。

    再联系《饮中八仙歌》的主旨来看,此歌不在“豪饮”,不在“八仙”本身,而是借慨叹诸子之不得志而自遣,即如清人何焯所云,八仙歌“通章皆叹诸子之不得志,有托而逃言外,亦自寓己之沉饮,聊自遣也。八人中焦遂独无官位,诗亦以是终,犹之‘杜陵有布衣’也”;“以太白为纲领。白传因此诗而附会八人,未尝如昔人为‘竹林之游’也”[②]。此亦非如李白等人的“竹溪六逸”——开元二十八、九年,李白在山东与孔巢父、裴政、韩准、张叔明、陶沔隐于徂徕山之事。即说“八仙”是松散的,不很固定的。

    从字源上讲,八,本为古代斗贯数目,源于四方四隅,古之“八卦”最为形象。称事物曰:八风、八节、八柱、八洞、八景、八极、八阵、八方。称神曰:八神、八蜡、八灵。称人物曰:八元、八恺,分别为高辛氏、高阳氏的八位才德之士(参见《左传·文公十八年》)。汉代出现了八俊、八公之称。而佛家有八大金刚、八正道、八戒、八功德水,道教有八仙。我们知道,李唐前后,八仙观念是道家的,而且非常空泛,用任何八个仙味较重的人充实之都是可以的。盛唐之时出现“饮中八仙”,可谓前有所承,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杜甫之所歌咏便是顺应了时代要求,又凝聚了自己的情志。王琦撰《李太白年谱》云:

    八仙之名,李《序》举其二,曰贺知章、崔宗之,与太白而三。范《碑》举其四,曰贺知章、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与太白而五。《新唐书》本传云,白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盖据杜子美《饮中八仙歌》而记之耳。钱牧斋讥其既云天宝初供奉,又云与苏晋同游为自相矛盾。盖苏晋以开元二十二年先卒,见《旧唐书》,而谓于天宝初与李白同游,恐其误也。然子美与太白同时,遍举其人,自必不妄。或者天宝初苏晋尚存,《旧书》二十二年之下“卒”字之上尚有缺文,遂致滋误,亦未可知。其裴周南一人,不入杜诗所咏之数,意者如今时文酒之会,行之日久,一人或亡,则以一人补之,以致姓名流传,参差不一,其以此欤?[③]

    作为当朝稍后之人,李《序》、范《碑》均未举全“八仙”之名,其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可以推测,所谓“八仙”当时是松散的、不固定的,甚至是有些混乱的,不好遍举,并不是为了惜墨。而出于宋人之手的《新唐书·李白传》所举之八人,其依据当是杜甫的“八仙歌”。我们还可以推测,“八仙歌”所咏八人之佳话韵事,在杜甫与李白、李琎等交往之前早已风闻天下,他们以“酒仙”而出名的地点就是时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长安。杜甫入长安之前曾“壮游”天下,且风华正茂,对前辈的“风流韵事”也许更有会心吧!当杜甫与“八仙”中人,如李白、李琎交往的时候,自可加以核实、补充了。因此,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化、甚至是民俗性的流传,杜甫把他们裁汰成了此八人: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二、长安会饮是不可能的

    我们以为,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八仙之游”,或长安会饮是不太可能的。下面从《饮中八仙歌》的作年谈起。黄鹤曰:

    蔡兴宗《年谱》云天宝五载,而梁权道编在天宝十三载。按史,汝阳王天宝九载已薨,贺知章天宝三载、李适之天宝五载、苏晋开元二十二年并已死,此诗当是天宝间追旧事而赋之,未详何年。盖李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公所以有此作也[④]

    我们以为,黄氏云“此诗当是天宝间追旧事而赋之”是较公允的,所云李适之天宝五载死则不确,实是六载正月。杜诗描绘李适之时即化用了李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试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再联系两唐书之《李适之传》及《玄宗纪》考察,李适之罢相在玄宗天宝五载(746)四月,七月贬宜春太守,六载正月死于贬所。则杜诗最早亦必作于天宝五载四月之后,最晚在六载正月之前。陈贻焮先生推断“这诗似乎只应作于李适之罢相之初、贬官惨死之前”[⑤]。李适之被贬、惨死之后,杜甫写此戏谑性较强的诗作是不太可能的。“而子美十载方以献赋得官,疑非相与周旋者,盖但记能饮者耳。”[⑥]杜甫是天宝五载秋才入长安的,未能与适之谋面是可能的。下面再列举“八仙”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加以说明。

    李琎(?-750),此人“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交”[⑦],而且是“八仙”中少数与杜甫有交往的人之一,“八仙”的事迹肯定就有李琎口授的东西。苏晋(676-734),开元二十二年卒是确切的。上举李谱云:“钱牧斋讥其既云天宝初供奉,又云与苏晋同游为自相矛盾。盖苏晋以开元二十二年先卒,见《旧唐书》,而谓于天宝初与李白同游,恐其误也。”钱谦益所讥者乃《新唐书·李白传》,确实有其道理,已死之人怎能与活人同游!这是“长安会饮”不可能的一个重要依据。也许正是看出了此一破绽,范碑才不举苏晋,而代之以裴周南。

    贺知章(659—744),天宝三载(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玄宗许之,至乡无几,寿终。贺知章为李白一生最重要交游之一,为前辈知己,又为酒友。据《本事诗·高逸》记,李白初自蜀入京,贺读其所作《蜀道难》,叹为“谪仙”,见《乌栖曲》,叹其“泣鬼神”,且“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我们以为,李白这次自蜀入京当在开元年间,可能就是十八、九年的这一次,而不是天宝年间那一次。请注意,孟棨这里用了一个“初”字,当是第一次;我们设想,天宝初年贺知章已垂垂暮年,几于寿终,不可能与李白共创此千古佳话。这起码说明,在天宝年间,“八仙之游”已是不可能了。

    崔宗之(?—751),天宝六载(747),为李林甫所忌,以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李白作有《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酬崔五郎中》、《赠崔郎中宗之》、《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等诗。今检太白的集子,可知这些诗酒唱和是李白被“放还”以后的事。李白既已离开长安,“八仙之游”就不可能了。

    李白(701-762),《新唐书》本传以为,天宝元年(742),由东鲁南陵奉诏入京,为翰林学士。这次入京如果是真的,则是在名声大振以后,而且是第二次入长安,依旧是当他的开元年间当过的“翰林供奉”,而不是“翰林学士”。天宝三载,遭谗见疏,“赐金放还”,便客游梁宋。三五月间,在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为莫逆之交。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迨至宋中,又遇高适。三人相善,性格皆属豪放,日日登高怀古,射猎游宴,赋诗论文,甚是惬意。四载春,与杜甫同在东鲁,“行歌泗水春”。秋,二人又在兖州相会。秋末冬初,杜甫欲西归长安,李白亦将去江东,二人在石门作别。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李白不仅是“八仙”中少数与杜甫有交往的人之一,而且亲如兄弟,关于“八仙”之事,杜甫经由李白获得一手材料是很有可能的。开元年间,李白寓居长安相当长一段时间,天宝初年又恰在长安,与其他“仙人”的交游是有可能的,同为“八仙之游”亦不好做到。

    综上所述,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杜诗之八仙之间,李白与贺知章、张旭、崔宗之有交往,李琎与贺知章有交往。杜甫与八仙之李琎、李白有交往,可能与焦遂有交往,故而杜诗所咏八仙之事迹,大致是可信的。八仙中个别人之间有交往、少数人有会饮是可信的,而八仙之长安会饮,或“八仙之游”是不太可能的。

    三、“八仙”的演化与李白为“翰林供奉”的时间

    前文何焯云,八仙歌“以太白为纲领”,可谓灼见。“八仙”当然也以李白为中心。因此,搞清李白开元、天宝年间的行止,对理顺“八仙”的演化是很有帮助的。郭沫若先生在谈到“饮中八仙”的异说时即云:

    前人以为“八仙”各有异说,故范、杜所举不同。但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的看法是:杜甫所咏“八仙”是早期开元间形成的;范传正所言则是后期天宝年间的演变。杜甫所咏的苏晋死于开元二十二年(见《唐书·苏珦传》)。他被列入“八仙”是在李白以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时事。苏晋去世后,世人又以裴周南代替了他,故范、杜所举不一致[⑧]

    郭老的结论隐含并首肯着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八仙之游”是存在的,是发生过的。郭著《李白与杜甫》即断言“‘八仙之游’缔结于开元十八、九年”[⑨],即李白初入长安时。我们觉得,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综合考量,杜甫所咏“八仙”,他们主要活动在开元至天宝初年,这是没有问题的。为“李白以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而找佐证,硬将杜诗所咏之“八仙”说成“是早期开元间形成的”,是没有必要的。要证明李白开元间入过长安可以找到其他一些证据。传统以为,李白入京,只有天宝元年奉诏入长安的那一次。可是,稗山《李白两入长安辨》一文首倡“两入长安”说,稗文抓住“时间上的疑问”,与思想感情的矛盾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估计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间大约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夏至二十八年(740)春之间,结论是李白不只一次到过长安。

    继稗山发现李白在开元年间曾到过长安之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引证李白《与韩荆州书》“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那段话,并推断说:“李白在三十岁时要‘历抵卿相’与‘王公大臣’等交游,只有到西京去才有可能。这就肯定着,李白在三十岁时断然去过一次西京。”此后,安旗、郁贤皓等先生均撰文补充郭老的观点,认为李白第一次入长安是他30岁时,即是开元十八年的事。

    我们以为,李白开元间确实到过一次长安,他获赐“翰林供奉”也正在此时:

    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⑩]

    按:这里明言“翰林待诏”设于“玄宗初”,有学者以为唐初,似乎不确。“既而”又设“翰林供奉”,没有标明确切时间,有学者以为开元十年前后,可通。

    马端临云:

    开元以前,犹未有“学士”之称,或曰“翰林待诏”,或曰“翰林供奉”,如李太白犹称供奉,自张垍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则与翰林院分而为二。然犹冒翰林之名,盖唐有弘文馆学士、丽正殿学士,故此特以翰林别之,其后遂以名官,讫不可改,然院名至今但云学士,而不冠以翰林,则亦自唐以来沿袭之旧也[11]

    按:此言“开元以前,犹未有‘学士’之称”,不确。虽是开元二十六年始有“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之分野,则开元二十六年就不是“开元”吗?为区别此学士与弘文馆学士、丽正殿学士的不同,特冠以“翰林”,分析是很正确的。马氏所云“李太白犹称供奉”是下面这段话:

    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天宝初,五府交辟,不求闻达,亦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12]

    综合考量上述三段文字,我们以为,从“翰林待诏”到“翰林供奉”,再到“翰林学士”,有明显的演变的痕迹,即从开元初到开元末,有此三个不同时间段的称谓,不能混淆,而后二者的转化有明确的年限,即“开元二十六年”,连李白都自称为“翰林供奉”,则李白入长安并为“翰林供奉”的时间可断为开元十八年以后、二十六年以前;二十六年以后仍在“旧翰林院”当“翰林供奉”(见下文)。李白五十七岁(至德二载,757)时犹自称“前翰林供奉”,就是铁证。李白压根就没当过“翰林学士”,这里还有一个依据,李肇《翰林志》云:开元二十六年,刘光谦、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又有韩翃、阎伯玙、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至徳宗已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代宗初,李泌为学士,而今“壁记”不列名氏,盖以不职事之故也。

    此言开元二十六年,“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之后,李白等仍在“旧翰林院”,与上述马端临观点相符。从这段记载,我们还可以发现,开元二十六年以后,李白仍在长安。这不仅证明李白在开元年间确实到过长安,而且再次证明他荣获“翰林供奉”正在这时。可是,如果天宝元年(742)秋,李白自南陵奉诏入京属实的话,那么他第二次入长安与第一次离长安的时间会很短。而且,仍是“旧翰林”,与刘光谦、张垍等“学士”有着区别,从“虽有其名,不职其事”看,“翰林供奉”之地位显然逊于“翰林学士”。而从马端临、李肇两段文字看,开元二十六年之后,“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分院建制,是并存的。因此,李白天宝元年二次奉诏入京,为“翰林供奉”,当是“二进宫”,开元年间、天宝初年的“饮中八仙”之席位就一定都有他的。

    既然李白没有当过“翰林学士”,那么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为什么称他为“翰林学士”?一方面说明唐人自己对“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三者的认识就很混乱,另一方面,由于“翰林学士”在三者之中为高,他们拿来送给李白,是不是有“私谥”的意思?这就是碑记谀美的特性。至于后来一些笔记小说、章回小说中常常称李白为“翰林学士”,那是作者、读者的偏爱,或者是习惯使然,就更不足为学术依据了。

    范传正所言“八仙”,是苏晋去世(开元二十二年)之后的事。苏晋死了以后,“八仙”不全,好事者又以裴周南代替了他。这一观点大致可信。范传正是中唐人,其《碑序》撰于元和十二年(817),且与李白“有通家之旧”,他将裴周南列入“八仙”应有依据。我们初步推测,裴周南之入“八仙”是在苏晋死后至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因为,离开“精神自由雄放而清雅脱俗的‘理想国’,一个富有魅力的‘醉态盛唐’”[13],“八仙”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安史之乱爆发后更不可能有了。当然,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搞清裴周南何许人也。清人徐文靖撰《管城硕记》卷十九史类二云:

    范传正《李翰林墓碑》云:与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按杜《饮中八仙歌》无所谓裴周南者,惟《旧唐书·李白传》: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张叔明、裴政、陶沔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裴周南,当即是裴政也。

    此将裴周南视为“竹溪六逸”之一的裴政,似是太武断了。

    郭沫若说:“裴周南既与李白有这样深厚的交谊,他和裴图南是否就是一个人?我看是很可能的。‘周’与‘图’字形极相近,二者必有一误,论理以‘图南’为更适。”[14]郭说的依据是李白集中有与裴图南交往的诗作。可是,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中眷裴氏:巴州刺史裴思训二子:皎然、修然。皎然三子:周南,监察御史;邵南;士南。修然一子:国南。又考《唐御史台精舍题名》卷三亦有裴周南,其所引材料有三个,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中眷裴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旧唐书·高仙芝传》。后者云,天宝九载(750),高仙芝“入朝,拜开府仪同三司。寻除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代安思顺。思顺讽群胡割耳剺面,请留,监察御史裴周南奏之,制复留思顺,以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如果说此一裴周南与后期“八仙”之裴周南为同一人的话,则非“图南”之误,而是却有其人。初步推断,裴周南入“八仙”的时间是在开元二十二年苏晋去世之后、李白天宝三载离京之前;李白一走,“八仙”也就随之解体了。

    萧涤非先生以为,八仙歌之“八人中,苏晋死于开元二十二年,贺知章、李白,天宝三载已离长安,可见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是杜甫把他们结合起来的,是追叙”,“特别是李白和张旭,同时也可作史料看”[15]。陈贻焮先生以为“这种估计是可信的”,进而说,“只因为是一时佳话,口耳相传,‘八仙’姓名不尽相同,这是很自然的”,“当时人们争着写的谪仙歌已失传,杜甫入长安后一定还见到过这些诗篇,他的《饮中八仙歌》就是根据这风行一时的题材创作的”[16]。杜甫在当时可谓赶了一个大时髦;现在看来,实是干了一件不朽的盛事。我们觉得,“饮中八仙”姓名不尽相同,正说明它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不管怎样演变,“饮中八仙”都是“醉态盛唐”特有的产物,蕴含着某些俗传的成分和不确定因素,因有异说;也暗示着杜甫“好奇”的创作心理。重要的是,这个演变过程涉及到李白入长安的次数与为“翰林供奉”的时间问题:如果李白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天宝元年第二次入长安都属实的话(一、二次之间可能有短时间的离京),那么开元二十六年前后李白在长安为“翰林供奉”的史实告诉我们,李白第一次寓居长安的时间得有十年左右,学术界以开元二十年左右离京的说法就靠不住了,而这段时间李白的作品就得重新编年,重新研究,《新唐书·李白传》亦应修正。

    参 考 文 献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5.

    [2]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J].文学遗产,1990(3.4).

    [4]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梁启超.陶渊明[A].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局,1986.

    [9]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陶渊明卷[A].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ʫ[A].��ʫ��[M].�Ϻ�:�Ϻ��ż�����,1999.


    [��]�ֽ��壺���ֽ�����¼��֮�����ɿ�����������������ѧ�����磬1958�꣬��3ҳ��

    [��]���̣������Ŷ���ǡ�����һ���Ź����������������꣨1751�����ޱ���

    [��]����ע������̫��ȫ���������壬�������л���֣�1995�꣬��1583ҳ��

    [��]��ϣ���ƺף�����ע��ʫ��������Ŀ�ȫ�鱾��

    [��]���ݟ{�����Ÿ��������Ͼ?�Ϻ����Ϻ��ż������磬1982�꣬��138ҳ��

    [��]Ҷ�εã�������¼�������ϣ��������л���֣�1985�꣬��1ҳ��

    [��]���d�ȣ��������顷����塶�ûʵ��ܴ������������л���֣�1997�꣬��3014ҳ��

    [��]��ĭ�����������Ÿ�����������������ѧ�����磬1972�꣬��44-45ҳ��

    [��]��ĭ�����������Ÿ�����������������ѧ�����磬1972�꣬��18ҳ��

    [��]ŷ���޵ȣ��������顷������ٹ�־һ�����������л���֣�1997�꣬��1183ҳ��

    [11]����٣�������ͨ���������ġ�ְ�ٿ����ˡ�ѧʿԺ�����������л���֣�1986�ꡣ��489ҳ�С�

    [12]����ע������̫��ȫ���������Ϊ����ة�Լ��?���������л���֣�1995�꣬��1217ҳ��

    [13]���壺�����ʫѧ�������������������磬2001�꣬��72ҳ��

    [14]��ĭ�����������Ÿ�����������������ѧ�����磬1972�꣬��45ҳ��

    [15]���ӷǣ����Ÿ�ʫѡע����������������ѧ�����磬1979年,第14-15页。

    [16]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