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收夏暑,淅然秋意浓。在这金风送爽的时节,尼山学堂也注入了新的师资力量。快来和尼山君一起了解以下几位新聘教师吧!
曾振宇

1962年生,江西泰和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博士,儒学研究领域泰山学者,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曾子研究院院长,中国曾子研究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韩国儒教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思想史、宋明理学、观念史。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春秋繁露新注》《四书新注》《二十世纪儒家伦理研究》等15部,合著11部,主编学术研究丛书5种。2012年受聘,2022年返聘,现为尼山学堂讲授《荀子》导读课程。
李富强

1987年生,河南周口人,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观念史。担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儒家思想的当代诠释”(20JZDW010)的子课题负责人,主持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德性伦理学视域下的先秦‘耻’德研究”。在《伦理学研究》《周易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发文多篇。现为尼山学堂讲授《荀子》导读课程。
蔡杰

福建漳州人,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23-2027),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宋明理学与儒家伦理学。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古籍整理2部(合作);在《哲学动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 CSSCI 中文核心12篇。现为尼山学堂讲授《宋元学案》导读课程。
熊昕童

1990年生,山东济南人,历史学博士,历史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尤其是政治制度史、史学史、文献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在《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南史》修订工程修订组成员。现为尼山学堂讲授《汉书》导读课程。
秦洁

男,1990年生,山东日照人,现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文史哲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保送山东大学哲学系暨易学研究中心,师从刘大钧先生专研大易之学,201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2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与“易学古籍数据库建设”。目前,主要致力于近现代易学、易学文献、象数学之研究。现为尼山学堂讲授《周易》导读课程。
罗超华

1990年生,四川广安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2018年—201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资助赴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担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与文学。主持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礼制视域下的宋代文学生态研究”等多个项目。现为尼山学堂讲授楚辞导读课程。
曾美珠

女,台湾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在台湾就读中央大学研究生阶段,曾在钱穆书院、鹅湖书院等,教授儿童四书、老子、庄子、诗经等经典课程。博士毕业之后,分别在高校教授过《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及《伦理学》等专业必修课,和《哲学与人生》、《国学基础》、《论语浅释》、《道德经导读》等全校性的选修课程。目前任职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的研究专长是儒学、当代新儒家、越南儒学等。目前正主持一项国家级课题:《越南后黎朝的朱子学》,并多次参与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20余篇论文。在《中国哲学史》、《齐鲁文化月刊》和《海岱》等刊物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现为尼山学堂讲授《中国哲学简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