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研究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培养 > 研究生 > 正文

山东大学设立“尼山学堂”

时间:2012-09-06 作者:王建立 

近日,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山东大学发布了关于设立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决定的文件,设立“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作为古典学术人才培养的校级基地,并命名为“尼山学堂”。

“尼山学堂”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每年招生规模为20人左右,实行小班授课,主要在全校各专业大二学生中选拔。采用“1+3+3”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不分专业,本科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硕士毕业时根据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的硕士学位,同时颁发“尼山学堂”荣誉学员证书。

“尼山学堂”是继“泰山学堂”成立后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继绝学、铸新知”的培养理念必将成为山东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又一亮点。

附: 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方案

为充分发挥山东作为孔孟故里、儒学发祥地的地域优势和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培养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设立“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作为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的校级基地,并命名为“尼山学堂”。

一、培养目标

按照古典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培养一批学科基础宽厚,能够潜心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绝学、铸新知”的拔尖人才。

二、培养模式

1. 采用“1+3+3本硕贯通模式”。“1”为通识教育阶段,“3+3”为三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打通安排。

2. 实行小班授课,实施导师制,设班级导师;研究生阶段实行导师小组制,导师小组应具有跨学科性质。

3. 加强与海内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知名汉学家和汉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学生在学期间可以跨校园、跨国境选课、参加专题研讨或培训,实行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培养。

三、学生选拔与管理

1.招生规模

招生规模初步定为每年20名左右。

2.学生选拔

(1) 选拔范围。“尼山学堂”主要在全校各专业大二学生中选拔。其他年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申请参与选拔,录取后由专家小组确定进入“尼山学堂”相应年级学习。学校将适时推出面向港澳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拔考试。学校接受其他国内同水平高校学生报考“尼山学堂”。

(2) 选拔方式。通过教师推荐、学生自荐,教授小组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选拔。选拔时着重考察学生已有的古典学术素养、学术兴趣和发展潜力。

3.学生的评价、滚动与推荐免试

(1)综合评价。采取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导师评价、教授小组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基础、兴趣和发展。

(2)学生滚动。对于不能适应“尼山学堂”学习要求,综合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每学期一警示,两学期一淘汰。淘汰的学生原则上转入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学习。

(3)推荐免试研究生。第四学年上学期进行综合评价,凡符合学校校级基地班推免条件的“尼山学堂”学生可转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不符合条件的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补修必要课程后按本科毕业。

4.学位管理

“尼山学堂”学生不分专业,本科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硕士毕业时则根据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的硕士学位。学校同时给“尼山学堂”毕业生颁发荣誉学院证书。

四、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

“尼山学堂”的课程设置以“本硕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的方式安排。以经史子集等原典研读和专题研讨为主,学生应按规定修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增加必要的英语课程(部分课程采用英语开设并引入国外汉学家授课),兼修西方哲学和西学史等课程,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具体培养方案见附件)。

五、运行和管理模式

1. 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尼山学堂”的教学及学生管理。

2.“尼山学堂”享受校级基地班待遇。原“文史哲基地班”整体并入“尼山学堂”。

3.“尼山学堂”的教学工作由儒学高等研究院指派一名副院长负责。儒学高等研究院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学秘书和学生事务秘书各1人,由校内招聘人员担任。学生的党团发展等事务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

4. “尼山学堂”的教师队伍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建设。专职教师主要来自儒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师来自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海内外高等学校和国学研究机构。教师由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聘任和管理。儒学高等研究院负责发放《导师聘书》,并配套相关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到“尼山学堂”授课或者担任导师。

附件

“尼山学堂”六年一贯制培养方案

年级

必修

学分

选修

学分

二学

年上

中国学术源流(一)

2

说文解字导读

2

中国文学简史

2

李杜诗导读

2

文字学

4

世说新语导读

2

四书导读

4

希罗多德《历史》导读

2

诗经导读

4

大学英语读写

2

大学英语视听说

1

体育(3)

1

二学

年下

中国学术源流(二)

2

汉书导读

2

中国史学简史

2

韩柳文导读

2

训诂学(尔雅附)

4

荷马史诗导读

2

左传导读(公羊、谷梁、国语附)

4

第二学年论文

2

史记导读

4

体育(4)

1

三学

年上

中国哲学简史

2

宋元学案导读

2

尚书导读

4

词曲选读

2

老子、庄子导读

2

佛教典籍选读

2

昭明文选导读

4

音韵学(广韵附)

4

三年

级下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

仪礼导读

2

礼记导读(大戴礼附)

4

明儒学案导读

2

荀子导读

2

文史通义导读

2

资治通鉴导读

4

第三学年论文

2

四库全书总目导读

4

四学

年上

周易导读

4

周礼导读

2

文心雕龙导读

2

明清小说选读

2

史通导读

2

当代世界儒学研究

2

教学实习

4

出土文献导读

2

四学

年下

康德哲学导读

2

墨子导读

2

人文高端讲座

2

古希腊罗马简史

2

学士论文

4

五学

年上

尚书研究

3

先秦诸子研究

2

郑杰文

文献学

3

先秦诸子与哲学

2

曾振宇

马克思主义理论

3

儒家哲学

2

黄玉顺

专业外语

2

先秦儒学与哲学

2

颜炳罡

第一外国语

3

山海经研究

2

刘宗迪

五学

年下

周易研究

3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2

聂济冬

春秋三传研究

3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研究

2

徐传武、庄大钧

六学

年上

诗经研究

3

《文选》研究

2

王小婷

三礼研究

3

杜诗研究

2

赵睿才

六学

年下

前沿讲座

2

二安研究

2

綦维

七学

年上

硕士论文

中国古典目录学

2

王承略

七学

年下

中国出版史

2

何朝晖

清代目录版本学研究

2

杜泽逊

近代历史文献学

2

陈峰、李扬眉

石刻文献研究

2

刘心明

汉语词汇专著选读

2

孙剑艺

古汉语语义学

2

宋开玉

中国文论史

2

戚良德

说明

中国美学史

2

傅合远

传统审美文化研究专题

2

周纪文

由从事中国古典学术的硕士生导师开设选修课。每位导师开设一门特色选修课,组成全部选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每位研究生至少选修3门,获6学分。

中国民俗史

2

刘德增 李浩

民俗学史

2

叶涛 王加华

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

2

王学典、陈峰、李扬眉

20世纪儒学专题

2

徐庆文

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2

沈顺福

第五学年论文

2

导师

第六学年论文

2

导师

课程说明

一、“尼山学堂”课程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一年级所修课程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一年级未修完之专业课程,不再继续修读。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必修课学生未修读的,由学生自行补修。

二、所有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部分。学生欲从“尼山学堂”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和“荣誉学院证书”,需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89个必修学分和16个选修学分,完成学校规定的通识必修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

四、“尼山学堂”开设人文高端讲座,学生在本科期间应累计听讲达到18次以上,填写听讲目录,获得2必修学分。

五、课程讲授内容和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