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60200)
一 培养目标?
总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历史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也可从事新闻、出版、宣传工作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具体要求是:
1. 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学术道德,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
2. 掌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旧学新知,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原创性思考,具备历史洞察力、前沿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3.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运用其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
主要研究在中国近代一百余年间,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动,在政治经济变革及社会近代化转型的背景下,民众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诸方面的变化,以及与精英文化的互动关系,从中探索中国走上独特近代化道路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源。
2、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运动研究
现代中国是中西思想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近代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思潮,彼此争论,互相激荡。因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现代哲学、社会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及各种学术思想。但作为历史学的思想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更注重思想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具体研究上,侧重以宏观视野研究具体的人物思想或某一思想。
3、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
本方向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与思想转型为研究重点。一是率先将改革开放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次级学科,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二是兼顾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既关注权力中枢的政治博弈,又探寻政策传导至基层社会所产生的真实效应,从而逼真地再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三 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提前毕业应当从严掌握,最多提前一年。提前毕业的具体条件是应在圆满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环节的同时,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数量至少超出正常毕业时的一倍以上,质量上须专家公认在本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大的突破创新。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32,其中必修18学分,选修14学分。
五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2门8学分。
学位专业课1门4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
促进硕士研究生对学术前沿的关心和了解,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学术意识,本专业硕士生在读期间,参加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班次数不少于5次,本人主讲不少于2次,硕士生应提交讲稿,并对他人的讲座发表评论。由外请专家、导师及教研室有关老师对其进行考查,并写出评语,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合格者可得2分。
社会实践1-2学分。
2选修课
5门10学分。
硕士生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计2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所修课程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 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第三至八周进行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开题报告时研究生须提交不少于1000字数的书面文献综述。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全面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科目后,提交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由指导教师推荐,可申请硕士学位。经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组织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并写出学术评语。决议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是否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做统一要求。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主要著作: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
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5年;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人民出版社1996年;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魏宏运主编:《民国史纪事本末》,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田中正俊:《东亚近代史的方法》,日本名著刊行会1999年。
史景迁:《近代中国》,耶鲁大学1980年。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
近代中国重要人物文集、传记、年谱
各种近代经济史料汇编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续、三编)
《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
《民国丛书》,上海书店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总学时数
| 学分
| 授课单位或教师
| 考核方式
|
必修课
| | MP1209001
| 思想政治理论
| 1
| 54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MP0891001
| 第一外国语
| 1-2
| 108
| 3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C08014002
| 专业外语
| 3
| 36
| 2
| 李平生、杨华
| 考试
|
M12014023
| 中国近代史研究通论
| 1
| 54
| 3
| 王学典、李平生
| 考试
|
M12014029
| 史学史文献导读
| 1
| 54
| 3
| 陈峰、李梅
| 考试
|
M08014001
| 前沿讲座
| 2-6
| | 2
| | 考查
|
选修课
| 跨学科选修课
| M08014112
| 西方哲学史(必选)
| 3
| 36
| 2
| 哲学系
| 考试
|
公共选修课
| CP0891022
| 第二外国语(任选)
| 2
| 72
| 2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MP0847001
| 计算机应用I
| 3
| 54
| 2
| 计算机学院
| 考试
|
专业选修课
| M08014123
| 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论
| 2
| 54
| 2
| 王学典
| 考试
|
M08014029
| 中国近现代史
| 3
| 54
| 2
| 李平生
| 考查
|
M08014030
| 中英关系史
| 3
| 54
| 2
| 李平生
| 考试
|
C08014004
| 近代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
| 3
| 54
| 2
| 李平生
| 考查
|
C08014003
| 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
| 3
| 54
| 2
| 陈峰
| 考查
|
M08014031
| 近代历史文献学
| 3
| 54
| 2
| 陈峰、李扬眉
| 考查
|
M08014033
|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研究
| 2
| 54
| 2
| 王学典、陈峰
| 考查
|
M08014034
| 中外史学经典名著研究
| 3
| 54
| 2
| 王学典、张富祥
| 考查
|
C08014008
| 中国现代史学名家研究
| 3
| 54
| 2
| 李扬眉
| 考查
|
M08014036
| 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与实例
| 2
| 74
| 2
| 李平生
| 考试
|
M08014056
| 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
| 2
| 54
| 2
| 陈峰
| 考试
|
补修
课程
| C08014016
| 历史科学概论
| 1
| 72
| 0
| 王学典等
| 考试
|
C08014015
| 中国史学史
| 2
| 72
| 0
| 张富祥
| 考试
|
应修总学分:32,其中必修18学分,选修1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