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术报道

    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大学儒学院研究生会育人实践工作论文发表

    时间:2016-07-06 作者:吕晓钰 王 敏 马晓琳 

    精准育人 因群施教——高校研究生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高校研究生会是研究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一线优势。在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研究生会对研究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应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精准育人功能,改“漫灌”为“滴灌”,区分求知、求职、矛盾、迷茫四类研究生人群,做到因“群”施教。实践证明,这一工作方法能够深入了解、满足研究生的真正需求,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工作品质,实现培养工作的精准化、品牌化与系统化。

    关键词:研究生会;精准育人;因“群”施教;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吕晓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曾任山东大学研究生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席、《励学》主编;王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团委书记;马晓琳,山东大学团委书记。

    本文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6年第6期(摘要等略有改动),为山东大学2014年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课题立项“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优秀公民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高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从实施内容上可分为学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两个方面,从实施主体上可分为学校与学院或系(以下统称学院)两个层面。从这一角度出发,一般的观点认为无论开展智育还是德育,“强化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应分层次重点在两个层面展开:院(系)直接指导层面和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层面”[1]。然而,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工作中,校院两级管理与指导部门,一方面需要将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思想教育与学术教育放在培养工作的首要位置;另一方面还需针对众多研究生的多元需求开展其他集体活动。在实践中,往往因二者所牵涉的事情千头万绪,导致相关工作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譬如,仅就开展研究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而言,因参与者兴趣、经费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人人可参与”而实际教育效果不佳的“大水漫灌”现象,不仅无法满足部分研究生群体的真正需求,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难以实现培养工作的精准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通过“自下而上决策”与“自上而下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改缺乏针对性的“大水漫灌”为更为精准的“滴灌”,集中优势资源对不同研究生群体开展精准化培养。具体而言,不仅要注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还应利用基层组织的优势自下而上地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兴趣与诉求,制定出能够真正满足研究生实际需要的活动方案,逐步实现活动的精准化、品牌化与系统化。在以上环节中,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是实现工作精准化的基础,也是工作的难点,相关部门应该认真思考,应充分相信、依靠群众的力量,重视广大研究生特别是其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在高校研究生自治组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因此本文将尝试以精准化育人为落脚点,以研究生会工作为中心,考察在精准育人过程中学生自治组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在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群体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大学的具体实践,对在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研究生会这一重要自治组织的育人作用展开论述。

    一、精准育人的重要环节:依托研究生会等自治组织深入开展研究生自我教育

    有学者指出,“群体的力量和环境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任何人都必须生活于特定的群体之中,因此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研究生会等学生团体,无疑也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研究生社团,作为研究生们自己的组织,既是他们开展活动的依托,也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家园,因此如何发挥好研究生会等社团组织的独特育人功能,则是当今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这里所讲的独特育人模式正是研究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能够精准地满足研究生需求自我教育模式。

    1.研究生会开展精准育人工作的优势

    高校研究生会一般可分为校院两个层级,校研究生会为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的全校性学生群众组织,院研究生会是校研究生会的团体成员,同时也接受院党团委的领导与研究生同学的监督。作为党团委的重要助手,研究生会在精准育人方面有着自己先天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愈是基层研究生会这一特点愈加明显)。①高校研究生会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职责,开展研究生教育是其应有之责与天然目的。②研究生会由校院党团委直接领导,在学生组织中,其建制最为完善、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其成员来自于各年级研究生群体,能很好地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研究生会实行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精确对接研究生群体,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满足研究生群体的真正需求,避免无的放矢、“大水漫灌”等问题产生,进而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效用最大化和精品化,促进研究生与其自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

    2.研究生会开展精准育人工作的张力与平衡点

    作为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兼具管理、服务功能的学生自治组织,研究生会的育人工作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一方面,研究生会并非行政机构,必须在后者的指导和管理下才能开展工作。因此,为配合高校相关部门的工作,自1978年以来,各高校研究生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仿照行政机关的建制,构建了日益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成立较早的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为例,其执行委员会下设了二十多个部门,近年还特别增加了新闻部和科研临床部等。另一方面,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自治组织,代表着广大研究生的权益,为研究生工作、对研究生负责是其天然职责。可以说,研究生会等研究生群众性自治组织区别于高校管理部门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其具有突出的自治性、独立性与基层性,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是其永葆活力的基础。

    研究生会在运作过程中的张力具体表现在,它不能离开上述任何一方的支持,也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而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偏重前者会使得研究生会过度依赖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支持,缺乏自我突破与创新,工作容易出现“大水漫灌”、同质化等问题;偏重后者会让其工作目标过于多元化、主次难分,使得工作无法精品化与系统化,难以产生持久的效应。只有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才能满足主流研究生群体的多元需求。这一张力也内在地要求研究生会去探寻一种能够实现上下贯通的创新性办法或育人模式。

    高校开展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实现精准化培养,应将研究生会等自治组织开展的“自我教育”工作作为精准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而言,高校在保障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层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还应高度重视两级研究生会的育人实践与理论工作,尤其是不应忽略处于研究生工作第一线的院级研究生会这一青年组织。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研究生会自身所存在的张力,深入发掘其自我教育的功能,鼓励这一学生自治团体积极参与到培养工作中来,自觉搭建精准育人的平台。

    二、精准育人的创新性方法:针对四种类型研究生人群因“群”施教

    在进行精准育人的过程中,各级研究生管理、服务组织,都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找到开展工作的抓手——培养方法(就研究生会而言,这一抓手也应是其保持张力平衡的平衡杆)。如上所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化解精准育人与当前研究生个人需求日趋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并非无规律可循。最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届研究生在入学后会因不同的需求逐渐分化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由此,我们认为研究生会参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将分化后的不同人群作为工作重心,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与自上而下的针对性工作,将过去要求研究生普遍参与的“漫灌”转变为点对点的“滴灌”。这样,既能在配合好相关部门工作的前提下满足不同研究生人群的需求,又能避免活动主题过于分散和杂乱,进而保持了张力之间的平衡。基于这一思路,如何认识“分化”过程、区分人群类型,便会成为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标尺。

    1.研究生群体的分化及其主要特点

    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多数人都会面临如何处理好学术和实践、科研和文体、与本专业同学和与所在班集体、与所在党支部和与研究生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个人和社会因素都会对研究生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与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其中个人的长、短期目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动因,并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研究生人群“分化”为四种基本类型:求知型、求职型、矛盾型、迷茫型。

    在以上四类研究生群体中,前两者有着明确的目标,以献身科研为自身追求或以毕业后考取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为努力方向,他们多会积极主动地协调好目标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但二者的不同是,求知型人群对学术活动外的其他集体活动积极性较小,往往“敬而远之”,而求职型人群则比较热衷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以便获取更多的平台,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矛盾型人群受身边人尤其是本宿舍、本专业同学的影响较大,容易在做学术和谋职的目标间摇摆。迷茫型人群人数较少,常常是入校后缘于某种原因而对现状不满意,如对所学专业或就业前景心灰意冷,久而久之产生了得过且过、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不良心态,导致他们对各种事情漠不关心、消极对待,甚至还会对身边的同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2.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引导和转化工作

    求知无疑是在校研究生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然而求职难也的确是当前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研究生心理层面的矛盾与迷茫更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因此,倾听同学的心声,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活动,帮助大家协调好学术与实践、科研与文体等方面的关系,做好引导与转化工作就成为研究生会工作的重点。具体而言,研究生会应该高度重视求知、求职两种类型人群的需求,协助他们平衡好学术与实践的关系;同时需要加强引导,帮助矛盾型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发迷茫型学生的内在激情,最终促使这两类学生向积极的方向转化。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研究生会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因“群”施教的精准育人工作,至少还应明确以下三个前提性原则,这些原则在一些研究生会尤其是基层研究生会中亟需受到重视。①工作宗旨(精准育人的道德保障)。工作宗旨是各研究生会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进一步诠释,明确工作宗旨有助于成员产生集体认同感,进而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宗旨要做到准确到位、特色鲜明,突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与奉献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在具体操作中可将其凝练为简洁易记的书面化语言。②中心任务(精准育人的方向保障)。研究生会的中心任务是在校院党、团委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做好研究生的学术、生活服务为中心,不但要成为连接学校、学院和研究生之间的纽带,还要成为连接各专业、各年级研究生之间的纽带,形成硕博联动、跨级交流的体制(“一个中心,两条纽带”),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风气,增强集体凝聚力。③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精准育人的动力保障)。有担当、重责任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安身立命之根本,因此各部门成员一定要认真体会并踏实践行“用心服务,勇担责任”这一要义;勤思考、勇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兴旺发达之“命脉”,因此研究生会一定要主动开展创新,敢于突破旧有的形式。这不仅利于做好守成与创新工作,还可以防止形式主义的产生。

    综上,我们认为,在进行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在学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以研究生会为代表的研究生自治组织应当从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出发,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或优势,紧紧围绕不同的研究生人群,自上而下有序地开展创新管理与服务,提高精细度与准确度。例如,利用研究生会成员了解身边同学的各类诉求,结合某些专业积极筹办主题相关的读书会、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满足求知型与求职型学生的需求,同时在活动中注重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吸引带动矛盾型和迷茫型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等。

    三、精准育人的具体实践:实现教育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近些年,作为基层研究生组织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研究生会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致力于走出一条既能体现学院特色又能服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之路。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会前身为文史哲研究院研究生会,文史哲研究院于2002年由1980年代成立的文史哲、古籍整理、民俗研究所合并而成。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儒学高等研究院整合成立,面对日益增多的研究生,如何进一步参与到学院创新育人的实践中,便成为该研究生会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大家发现,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是具较强文化属性的活动,就越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参与。究其原因,是同学们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余,更希望能够通过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联系现实探讨或揭示所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属性与背景,借此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例如,很多同学喜欢关注社会与人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人性与生存等问题。更进一步讲,这是因为每一个知识分子与文化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甚至天然地被赋予一种阐扬文化的使命,“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这种需求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生群体中尤为突出,“对人文学科而言,如文、史、哲、艺术等,其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新一种文化,即揭示社会一种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使人更明确为什么而生存和发展。”[4]其实,不仅仅是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也早已形成了强大的科学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的拥趸,有关科学文化的讲座也备受同学们欢迎。教育本身与文化具有同质性,兼具有文化的性质;文化本身与教育具有同效性,兼具有教育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是教育的奠基石,教育没有文化不立;教育是文化的播种机,文化没有教育不达。因此,以文化作为载体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具有先天优势的。那么,如何将研究生教育与文化通过某种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呢?

    在实践中,该院研究生会逐渐形成了以下思路:赋予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吸引求知型和求职型研究生的踊跃参与,同时带动矛盾型和迷茫型研究生人群的良性转化,从而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运用这一理念,研究生会进一步提出了围绕不同人群,结合儒学中的重要命题——“知行合一”打造多个特色文化品牌的工作方针。文化品牌即服务平台,为更好地开展服务,研究生会还积极在两方面做好转换工作:一方面做好内外转换,不仅要组织研究生们走出校门学习、实践,还要把具有相关阅历与社会经验的专家、业界精英或优秀的毕业生请进来现身说法;另一方面做好主体转换,不仅研究生会成员是活动的主导者,还要让更多的研究生作为主体在打造平台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自身能力。

    经过努力,该研究生会顺利围绕知(理论)、行(实践)及二者的结合点(知行合一)三个方面打造完成《励学》学刊、“励行”社会实践活动、“知行讲堂”讲座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平台,在研究生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依托求知型人群筹办研究生学术刊物——《励学》学刊

    这一工作的重点在于为院内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术风采、读书求知的舞台,着力吸引求知型研究生人群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学术实践能力,同时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励学》于1933年12月创刊于国立山东大学,老舍、童第周、傅斯年、臧克家等人都与该刊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曾致函全份订购该刊。2003年该刊在文史哲研究院复刊,出版周期为半年,之后随着新的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励学》划归院研究生会管理(编辑部工作相对独立),并由其负责全新改版。结合精准育人的工作思路,研究生会重新确立了“守先待后,斯文在兹”的办刊理念和“励精笃志,学究天人,培育新秀,阐扬文化”的办刊宗旨;以学院为阵地,继续扩大征稿范围,不仅面向校内外研究生征稿,还主动向著名专家约稿;所刊发内容以学术论文、读书心得为主,兼及其他学术信息;每一学科设置一名主要负责人,由高年级在学术上小有成就的研究生担任,该负责人与多名本专业的求知型研究生分工审稿、编辑;《励学》改版时,不计投稿研究生,仅在纳新过程中,便有几十名博士、硕士生主动报名参加,还包括一些平时对文体等集体活动较少关注的同学。目前,新《励学》已出版多期,共计发表学术文章上百篇,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提高学院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做出了贡献。[5]

    2.围绕求职型人群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实践——“励行”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该活动重点为求职型研究生人群提供锻炼的平台,架设一座通往社会的桥梁,其文化内涵在于实践“砥砺学术,行其所知”的社会实践理念,让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社会、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应在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的基础上,突出活动的文化内涵,突显研究生的自主性,着力实现研究生本人的知、行互动。为此,院研究生会坚持打造并完善“励行”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侧重突出其传统文化特色,重视保护研究生团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大家在实践中真正检验、体会所学知识。包括诸如鼓励学生自行议定实践场所,由研究生会主席团对其把关后,再上报院党团委审核;要求主要参与者将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诉诸笔端,择优提交给实习单位或在《励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研究生会陆续开展了“乐陵市杨安镇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区共建模式”调研、“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知行讲堂”暑期赴郓城支农支教、赴邹平纪念梁漱溟先生诞辰120周年、“遗美•泉城”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现状调研、“邹城市五四青年人才论坛”等精品实践活动,还与一些单位签订了传统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爱心联盟共建单位”、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其中数项活动获省级奖励,被人民网、新华社、光明网、《齐鲁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3.面向所有人群开办精英文化讲座——“知行讲堂”

    该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强调“知”、“行”文化的结合,启发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展开思考、加深认识、反思自我,以此吸引各种类型人群根据自身的兴趣参与活动。讲堂陆续将省内外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人士请上讲台,在他们讲解人生经历与工作经验时,帮助同学们思考“知行合一”的人生真谛。“知行讲堂”现已成功举办14期,吸引了大量院内外(甚至校外)的同学参加,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标志性文化品牌之一。[6]很多同学表示,听这些来自省内外政界、企业界、新闻出版界、公益组织等多个领域的佼佼者讲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让自己对干事创业有了一种更为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嘉宾们接地气的人生总结,给自己很大的触动和帮助。立足讲堂,学院还邀请其中多位嘉宾担任了院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导师、公益导师等公益职务。

    另外,研究生会非常重视平台的体系化建设与拓展,力求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平台间互助,促使“知行讲堂”、《励学》学刊与“励行”社会实践活动三者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已逐渐形成了三位一体、相互贯通的研究生会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筹办“励知”学术沙龙等新的平台,为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以上平台绝不只对某一人群敞开,而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帮助矛盾型研究生快速向求知型或求职型研究生转变,激发迷茫型研究生逐步适应研究生生活,最终实现其个人转化。

    近年来,院研究生会立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积极创新,围绕上述平台以点带面,开展了多项工作,成绩斐然。譬如,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研究生会共开展了大小活动28项,之后随着精准化工作模式日趋完善,仅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的4个月间,研究生会便主动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活动20余项。可以说,依托精准育人的思路,虽然院研究生会整合成立相对较晚,但所开展工作的质量与数量,已然表现出色、后劲十足,实现了快步发展的目标。

    上述实践证明,研究生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研究生培养,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创新工作,有利于“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立足高水平,注重学术性,突出高品位,建设体现研究生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品牌,是有效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7]高校开展研究生素质培养,依托研究生会这一青年学生组织,创新研究生人群分类方式,不失为从学生自治组织层面探索与时俱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阎蒙钢,胡金戈.强化研究生素质教育应分层开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 (10).

    [2]李德才,沈克祥.当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与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3]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0(6).

    [4]王弼.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43.

    [5]吕晓钰.担负起阐扬文化的使命—记国立山东大学《励学》的创立与接续[J].人文天下,2015(8).

    [6]徐向红.孔子与儒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徐向红厅长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知行讲堂”上的讲话[J].戏剧丛刊,2014(1).

    [7]程翠玉.加强校园学术文化建设,促进创新人才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