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认为,和孔子一样,在孟子那里,“智”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科目,而且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范畴。因此研究孟子的认识论思想,首先应当关注孟子关于“智”以及“仁智关系”的相关论述。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直接给出了“智”的一般定义:“智之端”乃“是非之心”,“智”的要义即是辨明是非。“是非”不同于“真假”,但与“真假”有部分的重叠。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真”就是“是”。所以,“是非”部分地包含“求真”。这意味着,孟子承认“智”包含“求真”成分。较之孔子,孟子对仁智关系的探讨也有所深化,强调仁智有主次之分:仁是智的方向,是衡量智的标准;在人的仁义礼智“四端”之中,“仁”之端高于“义”之端,而“仁、义”之端共同高于“礼、智”之端。此外,仁智也功能上也有所不同,孟子曾以“力”和“巧”来比喻二者功能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