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者文存

    学者文存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来平论著选登:科普中介论

    时间:2008-10-10 作者:马来平

    近几年, 由于迷信活动、伪科学、反科学活动的沉渣泛起, 曾长期冷冷清清的科普事业开始进入中国政治生活的中心, 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1994 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 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 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开展科普工作。”应当说, 对科普意义的这种估价已经够到位、够高的了。只是自1994 年以来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的科普实践表明,这种估价在相当一部分人中间并没有被理解和接受, 而且, 对于科普的作用尤其对科普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仅仅限于笼统的强调远远不够, 的确有具体阐明的必要。鉴于科普和科学技术的天然联系, 这件事对于科技哲学工作者来说, 更是一件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长期以来,哲学界存在一种倾向,即重视科学的物质生产力价值,而轻视甚至否定科学的精神价值。比较典型的就是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尽管它们观点对峙、各执一端,但在否认科学的精神价值方面却殊途同归。这两大思潮一致认为,科学是立足客观事实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摹写,因而是纯客观的,与人的情感、意志、本能等价值世界无涉。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上述观点是错误的。首先, 它们把科学仅仅理解为自然科学以及把自然科学仅仅理解为一种真理性知识体系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并非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割裂的和对立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它像人类其他各项创造性活动一样,充满着升级,充满着最高尚、最纯洁的生命力,给人类以崇高的理想和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科学精神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孟建伟《: 科学与人文精神》《, 哲学研究》1996 年第8 期) 。

    应当说, 与科学的物质价值相比, 科学的精神价值毫不逊色。科学的物化改变了人所处的客观环境, 进而改变了人的精神状态, 这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间接表现; 更_______重要的是, 科学的精神价值还有一系列直接的表现。例如, 科学具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更新价值观念、变革思维方式和提高道德水准等多方面的价值。甚至,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 科学是一切人类精神活动的基础。缺少科学基础的精神活动, 必定是低级的和蒙昧的。

    然而, 科学的精神价值并非自动实现的, 它需要一系列中介和条件。其中, 最重要的中介就是科普。应当认识到, 正像科学要实现其物质生产力的价值离不开技术中介一样, 科学要实现其精神价值, 也离不开科普这一中介。总之, 科普在科学实现其精神价值及物质生产价值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广义说来, 世界观是那些支配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基本原则以及在这些原则里所体现的对于世界与人生种种问题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否正确, 对于人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地说, 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 往往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但是, 不同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也有某些共同的作用因素。其中, 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某种哲学的影响。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理论, 服膺乃至信仰某种哲学, 这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某种世界观。而哲学通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 而且, 一般说来, 正确地利用科学成果是增进哲学真理性的基本途径之一。哲学依赖自然科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对自然科学研究过程及其理论成果的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事物及其过程的规定性问题, 而哲学则专门审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一切具体研究及其成果所蕴涵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以及其他种种理论思维的前提。这就是说, 哲学通常把科学研究及其理论成果作为自己再思考、再认识的对象, 由此概括出科学研究及其理论成果中所蕴涵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等理论思维的前提性观点, 以便充实和完善自身, 为人类提供不断从新的高度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在一定的意义上, 这种哲学概括工作, 就是对科学研究及其理论成果的哲学内涵的阐释, 已经属于科普工作的范畴。只不过此时科普的主体是哲学家罢了。其二, 通过科普, 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 也将有助于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世界观, 进而以唯物主义克服唯心主义, 以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这是因为, 从本质上说,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具有一致性的。众所周知, 辩证唯物主义本来就是在概括和总结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诞生的, 而且辩证唯物主义一向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作为自己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诚然二者的关系不是直接等同的。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并不意味着他就必然会成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提供了可供利用的经验材料, 但如何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还有一个目的、角度和方法的问题。目的、角度、方法不当, 同样的经验材料, 也可以成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滋生的温床。就是说,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接受和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 在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同时, 一定要辅以相关的阐释和引导工作。其三, 是对于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中某些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的看法。这些问题包括: 天体、地球、人类和思维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人的生理和疾病的机理, 自然灾害、异常天象或地质现象的成因, 等等。关于这些问题, 自然科学有的解决了,有的正在尝试解决, 有的则指出了可能正确解决的方向。倘若通过科普, 把自然科学关于上述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传授给群众, 无疑会有利于形成人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进而使人们对于认识和处理物质世界的本质,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生和死的关_系等问题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价值观和真理观是统一的, 人类要真正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改造世界, 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内容和规律, 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自己的活动。一厢情愿、恣意妄为, 注定是要碰壁的。不仅如此, 人的价值观还应当随着客观真理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更新自己。就是说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的人的价值观一定要牢牢建立在客观真理的基础之上。而要做到这一点, 显然与人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而与科普是大有关联的。可以认为, 在实现科学所具有的更新价值观的价值方面, 科普能够起到中介作用。英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等人通过深入研究认为, 现代人应当具备以下12 项特征: (1)乐于接受新经验; (2) 随时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 (3) 遇事有独立见解, 并且喜欢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 (4) 积极地获取形成意见的事实和信息; (5) 时间观念强; (6) 高度的效能观念; (7) 逢事倾向于制定长期的计划; (8) 对社会、对他人有信任感; (9) 重视专门技术,并承认以此作为分配报酬的正当基础; (10) 在教育内容和职业选择上敢于冲破传统观念;(11) 了解并维护别人的尊严; (12) 关心并了解生产及其过程。这些特征蕴含着一系列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欢迎新事物、乐于听取不同意见、摒弃主观武断、注重调查研究、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喜欢做事有条理、推崇真才实学、热爱真理、反对金钱崇拜、蔑视陈旧观念、尊重他人、不忌讳错误, 等等。这些价值观念, 科学家不一定能够全部做到或全部做得最好, 但却能在科学活动中或科学家身上找到它们的典型表现或雏型。因为说到底, 它们中的许多内容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科学活动的内在要求。当然, 在科学活动或科学家身上所蕴含的这些价值观念, 要集中和鲜明地呈现出来, 还需要一番提炼和总结的功夫。在这方面, 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工作可说是一个范例。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对全部科学发展史的考察, 提出了科学家行为的四大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 由此, 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研究规范的关注, 并最终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一大研究主题。科学研究规范包含了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但其中对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普遍怀有的价值观念的提炼和总结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科学家的行为规范, 各界群众更真切更具体地感受到了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因此, 在一定的意义上, 科学社会学也含有科普的成分。总之, 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宣传科学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将有利于培养人的现代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习惯、程式或框架, 它是人类思维能力的结晶和人类智慧的积淀, 因而是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科学方法直接影响, 另一种是通过科学成果所反映的哲学观念间接影响。这两种方式都不是自动实现的, 通常需要科普作中介。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 它是人类理性传统和经验传统的完美结合。当然, 关于科学方法的本质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学界历来是众说纷纭的。历史上, 许多哲__学家和科学家都十分关注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以至20 世纪出现了西方科学哲学这样以研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任务的哲学阵营。波普尔在谈到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时, 曾声称“爱因斯坦对我思想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我甚至可以说, 我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使暗含在爱因斯坦工作中某些论点明确化” (波普尔: 《科学知识进化论》, 郭树立编译, 三联书店1987 年版, 第49 页) 。其实, 像波普尔一样, 所有的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都是力图把暗含在科学家工作中的某些方法论观点提炼出来, 使之明确化、普遍化。因此, 在一定的意义上, 科学哲学的研究也含有阐释和推广科学方法的科普成分。尽管科学方法诞生于自然科学, 但在社会领域与人类思维领域, 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有利于培养人正确而有效的思维方式, 这是不难想象的。由此可见, 倘若把对科学方法的阐释和宣传作为科普的主要内容之一, 科普必定会起到变革人们思维方式的作用。

    此外, 对自然科学成果进行适当概括或阐发所获得的每一新鲜的哲学范畴或观点, 尤其对某种自然科学成果整体的概括, 都可以对思维方式起作用。一般地, 就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整体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来说, 古代的经验型思维方式是以具有分散性、直观具体性的古代科学为背景的, 近代的分析型思维方式或原子论思维方式, 是以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以及力学优先发展的近代科学为背景的, 现代的系统型思维方式或整体论思维方式,是以呈现科学的分化和一体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以及系统科学蓬勃兴起的现代科学为背景的; 就一个民族的自然科学成果整体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来说, 西方长于分析的思维方式直接得益于实验科学的领先发展, 中国以整体性为总特征的思维方式, 则与依靠经验、直觉和体验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长期领先于世界大有关联。

    总之, 不论是通过科学方法的直接影响, 还是通过科学成果所反映的哲学观念的间接影响, 科学对人类思维方式影响的主导方面都是促进人们由经验思维提高到科学思维以至更高水平的科学思维。马克思曾经把人的意识区分为日常经验的水平和科学思维的水平两个等级, 并指出,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 一切科学就都是多余的了。经验思维受感官的局限, 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而科学思维则借助各种理性手段, 从研究大量的现象和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入手, 能够做到对事物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 以及使对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现科学所具有的变革思维方式的价值方面, 科普中介作用的实质, 就是通过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所反映的哲学观念, 把更多人的思维方式由经验水平提高到科学水平,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思维能力, 增强识破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能力。

    一般认为, 科学知识属于认识或认知的范畴, 而道德属于价值或意志范畴。其实, 二者并非截然对立、毫无关联。人为什么做这样的价值判断而不做那样的价值判断, 有这样的意志而没有那样的意志? 许多情况下, 是和认识有关、甚至取决于认识水平的。不少恶行源于愚昧和迷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在一定的意义上, 道德也有认识或认知的成分。马克思在《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人类的认识方式除了科学的方式之外, 还存在着人类掌握现实、认识现实的其他特殊方式。其中包括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而道德即属于后者。这一点决定了道德与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认识之间的内在关联。__科学除了通过转化为物质生产力间接影响道德以外, 对道德的直接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之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 都有自己一定的道德原则。它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因而是各种道德体系的精髓。这些道德原则是如何确定的呢? 其中,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其重要的基础。例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直接来源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理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自然科学视为自己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基础的。再如, 确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 通常是离不开各门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的。其二, 是道德规则形成的动力之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界的。从人类道德的发展史看,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规范和人们对自然界和人本身的观察、认识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主张效法自然, 陶冶情操, 认为道德与自然规则具有统一性。例如,《易经》强调天人同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 提出“穷神知化, 德之盛也”。荀子主张“知天”, “知其所为, 知其所不为”(《天论》) 。20 世纪以来, 核科学、基因工程、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以及器官移植等等,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提出了大量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 既是对已有伦理的一种冲击, 迫使已有伦理做出适当的修正, 也包含着某种对新伦理的呼唤, 要求建立崭新的伦理规范。目前, 核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和网络伦理等已渐次应运而生了。其三, 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根据什么来判定某种道德规范乃至道德体系、道德原则是进步的或落后的呢? 这就是道德的评价问题。道德评价事关道德建设的方向, 极为重要。原则上说, 道德评价应主要依据道德的实践后果, 其中, 既包括是否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稳定等内容, 也应当包括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鉴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地位, 可以认为, 是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应当是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说, 进步的道德规范、体系或原则应当是从根本上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 而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或原则则是落后的、应予摒弃的。为此, 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有关情况, 当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条件和前提。此外,通过科普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将有助于选择和确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 使人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道德评价活动。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 可以认为, 科学普及在整体和根本上是有利于道德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