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者文存

    学者文存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冯春田论著选登:聊斋俚曲里的假设助词“着”及相关问题

    时间:2008-11-21 作者:冯春田

    提 要 本文着重论述:聊斋俚曲假设助词“着”的用法及其形成;“着”跟假设助词“可”及“时”类词的异同;方言里的连词性“不着”、“不”跟假设助词“着”的关系。?

    关键词 假设助词 “着”的形成 连词性 “不着”与“不”

    清代蒲松龄(约1640—1715,山东淄川人)聊斋俚曲,总体上看语言直白俚俗,能大致反映清代中期之前山东内部方言的实际面貌,是研究近代汉语比较重要的语料之一。本文就聊斋俚曲表示假设的助词“着”以及跟它有关的问题作些分析讨论,主要包括:俚曲假设助词“着”的用法和“…着呢”式问句的特点;明清时期山东方言或北方系语料里表示假设的助词“可”及“时”类词;“着”跟“可”和“时”类词转化为假设助词的词汇或语义基础,以及俚曲假设助词“着”的形成;助词“着”跟某些方言特殊连词的关系。基于语料的分析,文中也涉及到复句的单句化、从句的虚词化之类语法化问题。??

    一 聊斋俚曲里的假设助词“着”??

    聊斋俚曲助词“着”(或写作“著”)有表示假设的一类,因此这种“着”应该看作事态助词(假设事态)。同样的语法为止,现代汉语共同语里的“…的话”。这里把它别为A、B两类。

    A.“着”用在假设小句末尾,后面有小句配合。句中可以有表示假设的连词“若”、“若是”、“设或”之类。如(例不繁举,以能说明问题为限。下同):①

    (1)姐姐你说,我这二年若是嫁了着,你待上那里找我的?(《翻魇殃》,9回)

    (2)孔明说:“这等极好。设或放了他着,该怎么处?”(《快曲》,1联)

    (3)不就打听打听,若是人物好着,合他就做了也罢了。(《禳妒咒》,5回)

    “着”用在没有假设连词的小句后面。例如:

    (4)何大娘说:“我儿,你待家去着,我也不肯留你。”(《姑妇曲》,2段)

    (5)江老爷差官往来常走,得罪著他着,叫俺有死无活!(《增补幸云曲》,3回)

    这类句子可以是紧缩式,或者说“着”字所在小句不需要停顿(有的是语气停顿不明显)。例如:

    (6)捞着你着亲亲的,捞不着你窘窘的。(《穷汉词》)

    (7)有那个着不是穷汉了。我可给他嗄?给他把豆子罢。(《增补幸云曲》,16回)

    (8)大姐说:“老王休合他赢酒,输了着他到(倒)肯吃。合他赢银子……”(又,19回)

    紧缩句又可以是问句形式。例如:

    (9)李氏瞅了他一眼,说:“好呢,好着你肯走么?”(《慈悲曲》,3段)

    (10)谁说你的不俊来?不俊着就怕的那!(《禳妒咒》,17回)

    (11)佛动心说:“你光叨大话,我看你合不煞口来着待说甚么!”(《增补幸云曲》,25回)

    B.“着”字用在表示“假设出现某种情况又当如何(怎么样)”之类意义的问句里,无需在后面另有小句配合。例如:

    (12)张诚你拦着他些,今日跟到山里,万一撞见犸虎着呢?”(《慈悲曲》,4段)

    (13)(万岁)遂说道:“我若去了,你可送给曹重,他自然看顾你。”周元说:“他发作了著呢?”(《增补幸云曲》,5回)

    B类“…着”后有疑问语气词,成“…着+呢”的形式。这类句子如果不是问句且必有疑问语气词配合,则不能成立。由此可以看出,B类“…着呢”例的句法意义关系实际上是:“(如果)VP着(的话),(则又当)怎么样呢?”(参看吕叔湘主编,1991;叶蓉,1994)“着”跟“呢”原本分属于不同的句法单位;由于“……着”后的内容是无定的,所以提出询问时可以用代词(“如何”、“怎么样/着”之类),而且在句法上又可不出现,于是就形成了“……着呢”的形式。如A类例(1)“我这二年若是嫁了着,你待上那里找我的?”例(2)“设若放了他着,该怎么处?”都可以变换成“……着呢”句,如:“我这二年若是嫁了着呢?”“高或放了他着呢?”因此,俚曲上这“……着呢”式,是两个相关连的不同句法单位(分句)的聚合形式,它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句义单位;这种现象,不妨看作复句的单句化(另见下文“……可哩/呢”)。

    二 跟假设助词“着”同类的“可”及“时”类词

    在明清时期山东方言里,跟“着”用法相近、或者说同属一类的助词另有“可”与“时”类词。以下略做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关系及作为相关讨论的依据。

    1.助词“可”,又写作“科”或者“克”,见于反映明末清初时期山东方言的《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对此已有研究者做过有益的分析(请见文末“参考文献”),但“可”的性质及其历史来源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元代汉语里有跟“可”用法类似的“呵”,而“呵”又可能跟阿尔泰语有关)。这里依据对语料的分析,只提出跟本文主题相关、表示假设的两类(也分别记作A、B两类,以便跟“着”的A、B两类相参照):

    A.用在前一小句末尾,句中可以有假设连词(“要”、“要是”、“打哩”),跟“着”的A类对应。例如:②

    (14)要是亲娘可,也舍不的这们降发那儿,那儿可也不依那亲娘这们降发。(又,41回)

    (15)我问他要人可,他说甚么?(94回)

    (16)你拿着生死簿子哩?打哩你那老婆先没了可,这不闪下你了!(又,53回)

    (17)媒婆道:“……要好与你老人家科,俺从八秋儿来合你说了。”(又,72回)

    B.助词“可”所在的句子是问句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可”字句可以独立而不需要后面再有小句配合。例如:

    (18)狄员外说:“你打他怎么?只怕他真个是害那里疼可哩?”(《醒》,33回)

    (19)龙氏道:“我问他要人可,他说甚么?”再冬道:“他怎么没的说?他说害病死了。”龙氏道:“我问他要尸首可呢?”(又,94回)

    (20)他打哩有好话说可哩?你到后头看他说甚么。(又,56回)

    (21)晁夫人笑道:“打仔你媳妇儿教你养活他可哩?你没的也不听?”(又,57回)

    跟“着”的B类相应,“可”的B类句末都有语气词,形成“……可+哩/呢”的形式。“……可哩(呢)”跟“……着呢”一样,也应该是包含着两个相关连的句义单位。如A类例(15)“我问他要人可,他说甚么(哩/呢)?”可复合成为:“我问他要人可哩(呢)?”是复句的单句化。又如B类例(19)“我问他要尸首可呢?”可分解成:“我问他要尸首可,他说甚么呢?”另外,比较表示假设的“着”、“着呢”跟“可”的A类,也可以知道这里的“可哩/可呢”不是复合式语气词,“可”跟“哩/呢”性质不同,“可”跟“着”一样是假设助词而不是语气词。

    2.表假设的“时”类词,在明清山东方言里主要有“时”、“时节”,另有“时”的词音变体“煞”。《醒》里用“时节”、“时”,聊斋俚曲则倾向于用“时”。由于《醒》用助词表示假设时有“可(科)”,俚曲用助词表示假设时有“着”,所以在《醒》跟俚曲里用来表示假设的“时”类词并不很多。从用法或句法环境方面看,“时”类助词只有跟“着”A和“可”A对应的一类。如:

    (22)我们若有仁义,己他座房子住,每年己他几石粮食吃用;若我们没有仁义时节,一条棍撵得他离门离户的!(又,20回)

    (23)若论他本事,命运好时,连举人进士也都中了,还在这里写状哩!(又,81回)

    (24)必然还得相相我,我若好时他才来。(《禳妒咒》,29回)

    (25)六哥道:“正是,还是你见的明。若等不著时,可不耽误了他么?”(《增补幸云曲》,9回)

    在聊斋俚曲所代表的方言里,时间词“时”或音变为“煞”、“嗄”、“霎”(如《禳妒咒》28回“不好煞人难熬”,26回“你那不在家霎,我闷了就合春香抹牌”;《磨难曲》23回“不如婆子在煞有人问”、“谁想拿住他霎,他是推佯死哩”,18回“断不肯像以前嗄待的我”;《增补幸云曲》13回“方才你没来嗄,满楼上都是佛动心”),而表示假设的“时”俚曲也有用“煞”的例子:

    (26)三斤肉一只鸡,就是您家那好东西,好厨子做煞也不济。(《墙头记》,1回)

    (27)咱的苦楚一时也说不尽,就说煞那朝廷也听不见。(《磨难曲》,1回)

    以上“可”跟“时”类词,与助词“着”一样都表示假设,它们存在可替换关系。但是,“着”有A、B两类,“可(科)”也有与之相对应的A、B两类;“时”类词则只有跟“着”A、“可”A相对应的一类,而没有跟“着”B、“可”B相对应的类型。此外,表假设的“时节(时候)”式;如果是否定式,则更倾向用助词的“的”。以下是清代山东方言及别的北方系资料的例子:③

    (28)你只来打听我,若我慌张的时节,老先生抽头不迟。(《醒》,7回)

    (29)这是有去有来的买卖,不过拿国家库里钱捣库里的眼,弄的好巧了,还是个对合子的利儿呢!不然的时候,可惜这样个好缺,只怕咱们站不稳。(《儿女英雄传》,2回)

    (30)姑爷,你换下来给我快拿去罢!不的时候,姑娘他也是着急。”(又,10回)

    相反,助词“着”跟“可”则不可能有这类组合形式,这体现出假设类助词的内部差异。就这一方面而言,表假设的“…的时节(时候)”跟同样语法意义的“……的话”倒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时”跟“时节”之类同义,但至今只在谚解本《老乞大》里见到“这们的时,下的你”、“既这般的时,休只管的缠张”这类例子;“时”之所以罕见“……的-时/煞”的形式,应该不是因为两者词汇或语法意义上的差别,而是有音节或构词上的因素)。

    三 假设助词“着”与“可”的形成或来源

    上文对聊斋俚曲里表示假设的助词“着”进行了分析,并主要用同属山东方言背景以及别的北方系资料里的“可”跟“时”类词作了比较分析。尽管以上的“着”、“可”和“时”类助词来源不同,但是都可以表示假设,并且在形成方式上有某种共同或相似性。

    假设助词“时”至少在初盛唐时期就已经形成了,④有多位学者对此进行过不同层面或角度的分析。⑤江蓝生先生(2002)则对诱发时间词“时”与“后”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考察,揭示了“时”类时间词语法化的过程,并且指出由时间范畴进入假设范畴是汉语跟别的一些语言共有的语用认知规律。由于江先生对“时”类词演变为助词的分析结论可以信从,所以本文对此不再涉及(请参看江蓝生2002),只对上述助词“着”与“可”的形成、来源问题进行一些考察。

    在对语料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使用上述表示假设的助词“可”跟“着”的文献里,“可”跟“着”又都有与这类假设助词不同但相关的用法,⑥反映的可能是这些助词的词汇基础。

    1.“可”用在未然事态句子后,这类用例见于“可”用作假设助词的《醒世姻缘传》。例如(或写作“克”、“科”):

    (31)晁夫人道:“消停等完事可,咱大家行个礼儿不迟。”(22回)

    (32)咱把这炮烽火长绑在那狗头上,拿着他点上可放了他去,响了可不知怎么样着!”(58回)

    (33)里边小衣括裳,我陪上几件克,农着过了门,慢慢的你们可拣着心爱的做。(75回)

    (34)相栋宇道:“谁知他为甚么来!等救过他来科,你可问他是为甚么。”(77回)

    (35)寄姐道:“我可不合你说话了!你听甚么话,且打了可再讲。”(95回)

    从时间的方面看,“可(克、科)”相当于“时”和“后”(参看江蓝生2002),尤其跟“时”相近;从事件的方面看,“可”表示未然事态,又由于“可”所在的句子是条件小句,所以“可”类似表示一种预设的事态。那么,如果例(31-35)“可”所在的句子是假设条件句,“可”显然因受句子意义的影响也就演变为、或被看成了假设助词“可”(实例已见上文)。因此,《醒》里的助词“可”当看作事态助词,主要表示预设的事态和假设的事态,而前者是后者转化的词汇或意义基础,后者是前者处在不同句法环境后的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⑦

    2.表示假设的助词“着”的来源。在明代汉语里,“着”字产生了放在句末,表示“(且、先)VP,再说”的用法。例如:⑧

    (36)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著!(《水浒传》,21回)

    (37)那妇人便道:“怪行货子,且不要发讪,等我放下这月琴着。”(《金瓶梅》,27回)

    (38)(书童)说:“姐,你休鬼混我,待我扎上这头发着!”(又,31回)

    (39)秋菊来要,我说待我把你爹这衣服槌两下着,就驾上许多诳,说不与来?早是迎春姐听着!(又,72回)

    在《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里也有同类例子。如:

    (40)那闺女笑道:“哥儿,我且饶你去着,改日你壮壮胆再来。”(《醒》,37回)

    (41)驼垛子的老驴上山——你捱霎着,又济着喘嗄粗气哩!(《姑妇曲》,1回)

    (42)徐氏说:“你再坐坐着,这(着)媳妇子热酒来你喝。”(《禳妒咒》,7回)

    从时间的角度说,“着(著)”可看作表示“先时”;⑨如果从事件方面说,却是且然,并带有一定程度上的预设(拟欲)性。以上例(36-42)的共同点,是“……着”后通常没有表示后继动作的成分(或小句)出现,但就在聊斋俚曲所代表的方言里,情况就起了变化。请看下例:

    (43)(天色已晚,歇息去罢)张二说:“我等爹睡了着去。”(《墙头记》,3回)

    (44)暂且往他家里住下,夜间深了着,再走不迟。(《富贵神仙》,9回)

    (45)像这文章,可以会在三十名上,那六篇等着完全了着看罢。(又,12回)

    比较例(36-42),例(43-45)是前者句式的伸展,在“……着”后出现了表示后继动作的成分(“着”后的部分不出现,就是例(36-42)的句式;这种变化也就改变了“……着”的句法地位,使之从属化了),可见二者之间有源流关系。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例(43-45)这样的句子里,“着”从时间角度看相当于“时”或“后”,从事件方面看类似于事态,表预拟的事情状态。这与同属山东方言里的助词“可”表现出的时间跟事态关系、所处句法环境十分相近。

    同理,如果像例(43-45)这样的句子“……着”是处在假设的语境、即用于在前的假设从句或短语,那么“着”就转化成为表示假设的助词。试比较:例(43)我等爹睡了着去→爹要(要是、如果)睡了着我就去;例(44)夜间深了着,再走不迟→如果(要是)夜深了着就走。俚曲里具体的假设助词“着”字例已见上文,可作比照。

    四 假设助词“着”跟某些方言连词的关系

    到近代汉语后期山东方言里,有一些由假设从句或短语演变而来的连词跟假设助词“着”有些关系。在聊斋俚曲里,有连词性的“不着”,相当于“否则”、“要不”、“要不的话”之类。例如:

    (46)张鸿渐说:“娘子见的也是,不着就是这等!”(《磨难曲》,6回)

    (47)王婆说:“大爷,你真个不合他做亲么?”仲鸿说:“你看我这里扯着来么?”王婆说:“不着我去罢。”(《禳妒咒》,5回)

    例中“不着”略带委婉(商量)语气。其中的“着”已经可看作连词附着成分,但它也还相当于“……的话”,这显然是假设助词“着”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它之所以虚化,就是原来处在从属性句法地位的表假设的“着”字短语或小句向连词(或连词性短语)方面变化了,这是短语或从句的虚词化。上文曾举有俚曲假设助词“着”的以下例子:

    (48)李氏瞅了他一眼,说:“好呢,好着你肯走么?”

    (49)谁说你的不俊来?不俊着就怕的那!

    这是可比照的两个实例,例(49)是用“不”的否定式“不俊着……”(意思是“假设/如果不俊的话……”);又假定在这种或类似的句法环境里承前隐去否定词“不”后的谓词,就成为了“不着……”,例(49)则变为:“谁说你的不俊来?不着就怕的那!”另外,与此相关的语言现象,是聊斋俚曲还有只用“不”作为连词的例子:

    (50)譬如两厨子打发主人,省事的著人做,费事的著咱做;不就是挣赏的人去干,倒包的咱去干。(《禳妒咒》,24回)

    (51)他有十三四的个女儿,极待合咱做亲,不就打听打听,若是人物好着,合他就 做了也罢了。(又,5回)

    (52)你待要谁呢?不就著吴丽华罢。(又,14回)

    例(51-52)“不”所在的句子具有委婉或商量语气(相当于“要不”、“要么”),例(50-52)中的“不”均可以在后面用“着”作“不着……”(不就是挣赏的人去干:不着就是挣赏的人去干;不就打听打听:不着就打听打听;不就著丽华罢:不着就著吴丽华罢)。因此,历史地看,聊斋俚曲所代表的方言里的连词性“不”,早期极有可能包括“不着”略去了“着”的形式(“着”是助词,在句法上属于非必要性成分)。⑩

    不过,不属于同地方言文献的同类形式似又不能同样看待,即有的文献里的连词性“不”另有来源,不能也认为跟“不着”有关。如《儿女英雄传》里的以下例子:

    (53)白脸儿狼一见,生怕嘈嘈起来倒误了事,……便拦傻狗说:“不咱们就住下吧!”(5回)

    (54)往往遇着孤身客人,半夜出来劫他的资财,不就害人性命,甚至关藏妇女在内。(7回)

    (55)……及坐好了,走了几步,脚又溜下去,险些不曾闪下来。那推小车子的先说道:“这不行啊!不我把你老萨杭罢。”(14回)

    (56)褚大娘子得了空儿便在东院同张姑娘伴了玉凤姑娘作耍,不就弄些吃食给他解闷,绝不提起分别一字。(21回)

    以上“不”均类似“要不”、“否则”,跟俚曲“不着”、“不”属同类连词,有同类语法意义。但是《儿女英雄传》里却没有“不X着”或“不着”,因此其中的连词性“不”应来自同一文献里常见的“要不”或“不然”、“不的时候儿”之类。[11]也就是说,尽管聊斋俚曲跟《儿女英雄传》里的“不”从形式和语法意义上看是一个词,其来源相关,而形成方式或直接来源却有可能并不相同。

    附 注

    ①聊斋俚曲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聊斋俚曲集》(编入《蒲松龄集》,1962年版)。?

    ②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据亚东图书馆1933年排印本,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本(黄肃秋注)。

    ③文康《儿女英雄传》据西湖书社1981年本。

    ④详见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后”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⑤如艾皓德(1991)、曹国安(1996)、李泰洙(2000)等。

    ⑥《醒》里也有“呵”用在假设性从句末的例子,“呵”跟“可”同词异形还是语气词?需要进一步考察或论证。

    ⑦在现代山东内部方言里,仍较常见,也是有表示时间和表示假设两种类型。

    ⑧例(36)引自吕叔湘(1984:67)。例(37)(38)(39),《金瓶梅》据齐鲁书社1989年版。

    ⑨参见杨永龙(2002)、李铁根(2002)。

    ⑩说俚曲的连词“不”有的应该是“不着”的缩略有语言事实的依据,并且主要是指该方言连词性“不”形成之初的情形而言。因为这种“不”不仅可能由别的假设从句或短语而来,甚至当连词“不”一旦形成,又有在它之后用“着”的可能性。据对研究生所作的专题调查,现代山东方言连词“不着”和“不”也较常见,前者如“不着你去,不着他去,不着一堆儿去”。又有“不咋”应是“不着”的音变形式,如“不咋你去,不咋我去”。

    [11]这一问题涉及的面较广,这里不展开讨论。凡是由副词“不”修饰的表示假设的从句或短语,也都有伴随着语法化、经缩略而单剩“不”的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艾皓德 1991 《近代汉语以“时”煞尾的从句》,《中国语文》第6期。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曹国安 1996 《“时”可表示假设》,《古汉语研究》第1期。

    江蓝生 2002 《时间词“时”和“后”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 1999 《开拓新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中国语文》第5期。

    李立成 1998 《〈醒世姻缘传〉里的句末语气词“可”》,《中国语文》第4期。

    李泰洙 2000 《〈老乞大〉四种版本从句句尾助词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李铁根 2002 《“了”、“着”、“过”与汉语时制表达》,《语言研究》第3期。

    吕叔湘 1941 《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吕叔湘(主编) 1991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徐复岭 1993 《〈醒世姻缘传〉作者与语言考论》,齐鲁书社。

    杨永龙 2002 《汉语方言先时助词“着”的来源》,《语言研究》第2期。

    叶 蓉 1994 《关于非是非问句里的“呢”》,《中国语文》第6期。

    郑 光(主编) 2000 《原刊〈老乞大〉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载《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