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疑问代词“若为”、“若箇”的来源
提要“若为”、“若箇”是先后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的疑问代词,对这两个疑问代词的来源以往罕有论及。文章基于语料的调查,在吕叔湘(1985)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认为上古汉语里就有的指示词“若”可能来源于“像似”义动词“若”在特定语法关系中的变化;“若为”、“若箇”的“若”也与“像似”义动词“若”有关,但在历史变化中经历了“若何”(即受疑问词“何”影响)的阶段,从而获得了疑问功能,然后与“作为”义动词“为”、名量词“箇”复合,形成了“若为”、“若箇”。
关键词 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动词若为若箇若历史演变
1引言
“若为”、“若箇”是中古和近代汉语里先后出现的两个疑问代词,虽然后来它们在汉语通语的指代词系统中已不复存在,但从汉语指代词发展历史的角度看却应该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不过,以往对“若为”、“若箇”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这两个疑问代词的语源或形成的探讨方面的成果就更是罕见。本文在对历史语料有较充分调查的前提下,试图对“若为”、“若箇”的来源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1〕需要说明的是,吕叔湘(1985:246-247;264-265)在汉语,尤其是近代汉语指代词研究方面,迄今仍可代表学界的最高水平,而对“若为”、“若箇”的有关分析也以吕先生为较详。因此,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虽然与吕先生的意见不同,但又是在吕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下面首先概括性地介绍“若为”、“若箇”的用法以及有关这两个疑问代词来源的意见。接着讨论指示词“若”的性质,因为用于指示的“若”的性质以及它跟表示疑问的“若(为/箇)”是否是一个词,在讨论“若为”、“若箇”的来源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若为”、“若箇”的来源,提出本文的观点。
2“若为”、“若箇”及有关的语源解释
疑问代词“若箇”最早应出现在唐初,唐人诗里比较多见,稍后又有“若边”。例如:〔2〕
(1)承闻欲采摘,若箇动君心? (《游仙窟》:8)
(2)若箇游人不竞攀?若箇倡家不来折? (卢照邻《行路难》)
(3)若箇与好言?若箇与恶语? (王梵志《一种同翁儿》:36)
(4)但看行滥物,若箇是坚牢? (又《有德之心下》:125)
(5)秋色凋春草,王孙若箇边? (杜甫《哭李尚书》)
(6)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個边? (贾岛《盐池院观鹿》)
(7)为言坟陇有标(题),壤壤髑髅若箇是? (《孟姜女变文》:上·33)
(8)遂被单于放火烧,欲走知从若边过? (《李陵变文》:上·86)
因为早期出现的是“若箇”的形式(“若”之后都有“箇”),所以吕叔湘(1985: 547)指出“不妨把若箇当作一个单个的语词”。
“若为”始见于南北朝时期,询问样态或方式。例如:〔3〕
(9)人居贵要,但问心若为耳。(《宋书·王景文》:4·2182)
(10)可驶归去,看汝家若为。(慧皎2059:394上)
(11)魏静云:“安置联何所,复若为去?”杨愔对:“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北齐书·高德政》:409)
(12)僧远问僧绍日:“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南齐书·高逸》:2·928)
(13)经三日,还以马送旧坐处,令一心腹人看,有人共婆语,即捉来。须臾一人来问:“明府若为推逐?”即披布衫笼头送县。(《朝野佥载》:110)
(14)俊臣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日:“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朝野佥载补辑》:156)
(15)穷洲椳际绝舟船,若为得达江南岸? (《伍子胥变文》:上·4)
(16)高宗曰:“油若为得不漏?”对日:“能以瓦为之,不漏也。”(《唐语林》:上·36)
单用“若”的例子罕见,晚出的也偶有“若生”。例如:
(17)敬则问:“我昔种杨柳树,今若大小?”(《南齐书·王敬则》:1·484)
(18)你的的专知抄略边疆,今日捉降,若为是? (《李陵变文》:上·92)
吕叔湘(1985:246-265)指出“若为”就是“如何”或“怎么”的意思,又说:“若为的构成方式跟怎么(< 作勿)相同,都是一个疑问代词加一个表作为的动词。”在吕叔湘先生之前,相关的语源问题尚未见有人论及,不过吕先生也并没有专门谈“若箇”、“若为”的来源,而是在分析指示代词“那”跟疑问代词“那(哪)”的语源时涉及到有关问题。吕先生认为远指代词“那”来源于古代汉语里指示兼第二身代词的“若”,又指出“有别择作用的疑问词哪也是从若字变来的”,“最初出现的形式是若箇”。(吕叔湘1985:246-247)吕先生指出“若箇”的“若”就是有别择作用的疑问代词“那(哪)”的直接来源,这种语源的解释是完全可信的。但是,吕先生认为这个“若”也是远指指示代词“那”的来源,这就意味着表示别择问的“哪”跟指示代词的“那”是同出“若”字一源的。此外,对于“若为”的“若”的来源吕先生也没有直接说明,但指出“比若箇的出现略早的有若为”(吕叔湘1985: 246-247),据此可以推测吕先生是认为“若箇”、“若为”里的“若”也是同一来源,即同样出自古代汉语里就有的指示兼第二身代词的“若”。
3关于指示代词性质的“若”
如上文所说,吕叔湘先生认为不但指示代词“那”来源于“若”,别择疑问代词“那(哪)”来自“若箇”,而“若箇”、“若为”也都是出自同一个“若”。根据吕先生的论述,可以知道这个“若”就是上古汉语指示兼第二身代词的“若”。这个“若”除了跟“那”用法上有共性(例见下文)和音近之外,吕叔湘(1985:186-187)又提出两点分析:“要是那从若出的假设可以成立,我们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近代汉语的两个指示代词,这(< 者)和那(< 若)在上古是*tiag和*niag,不但韵母完全相同,声母也属于一组;在中古同是上声,到近代又同转成去声。这两个代词之间的平行现象是很明显的。”“其次可以注意的一件事是若字原来兼为第二身代词。指示代词跟三身代词在来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多种语言里都有或显著或隐微的例证。法国人W. Bang就曾注意到这个现象,他的结论是:初民先有指示的概念,后有三身的概念。第一身往往跟近指代词同源;远指代词又分较近较远两类,前者大多跟第二身相关,后者大多跟第三身相关。〔4〕汉语里只有第一身代词跟指示代词没有发生过关系。古代多借指示代词为第三身代词,如之原来是近指代词,其原来是中指(较近的远指)代词,彼原来是远指代词。”
吕先生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又有宏观上的解释。不过,这些分析只能表明上古汉语第二身代词跟具有指示作用的“若”可能存在着某种语源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似尚有待研究。其实,像吕先生提到的《论语》里那样的例子古代汉语语料里还有一些,它是否由指示兼第二身代词还是可以商榷的。或者说即使这个“若”的指示跟第二身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可能存在着语源关系,它的指示用法的形成也是需要探讨的。例如:
(19)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曾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语·公冶长》:下·2473)
(20)南宫适出,子日:“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下·2511)
(21)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公羊传·庄公四年》:下·2226)
(22)曷为以外内同若辞?(又《僖公二十六年》下·2260)
(23)蔡非有罪也,楚人为无道。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又《定公四年》:下·2337)
(24)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管子·八观》:74)
(25)故虽有至圣人贤,岂能胜若谗哉?(《晏子春秋》内篇《谏上》:12)
(26)若法若言,行若道,则王公人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墨子·节葬》:107)
(27)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吕氏春秋·荡兵》:69)
以上例子里的“若”具有指示词性质。注释家一般把“若”解释为“此”或者“如此”、“若是”,〔5〕不一定看作远指。再请看下面的例子:〔6〕
(28)王若曰:扬,作司工(空)。(《扬簋铭》)
(29)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尚书·周书·大诰》:上·199)
(3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孟子·梁惠王上》:下·2671)
(31)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232)
上面例子里的“若”具有样态指示词的性质,注释家一般解释成“如此”、“若此”,〔7〕“若曰”、“若勤”就是“如此说”、“如此勤”,“若”用在谓词前;例(30)“若”用在“所”字结构前,例(31)组成“若者”结构,“若”都是“如此”的意思。经考察,我们比较倾向于这些“若”都来源于“像似”义动词的“若”。
首先,“像似”义动词本身就具有某种指示性(在汉语的历史上“像似”义动词跟指示代词关系很深),因此当“若”不用于比拟而用于纯粹相类性指示时,“若”便具有了某种指示词的性质。如果这种“若”用在指人或指物名词之前,就有条件转化为或相当于体词性指示词:“若[此/彼]人>若人”,“若[此/彼]时>若时”等。如果“若”用在谓词前或者“所”字结构及“者”字前时,就相当于样态指示词:“若[此/彼]所为>若所为”,“若[此(之)]勤>若勤”,“若[此(之)]者>若者”。显然,由于“像似”义动词的“若”跟可能出现的指示词(“此/彼”)的语义都是指向后面的名词或形容词,这时指示词的作用即被抵消,所以在语法形式上可隐而不现。这样,就形成了“若人”、“若勤”之类结构,同时使“若”获得了指示词的性质。也正是因为“像似”义动词所涉及的人、事物或行为在说话者而言空间距离是非限定的,非远即近、非此即彼,所以“若”由“像似”义动词用在这类语法环境里而具有指示词性质,也就并不是固定的远指或近指。换个角度说,正因为这类“若”来源于“像似”义动词“若”,所以它并不具有固定的远指或近指的特性(至少在早期是这样的)。
与此相关或者说有助于认识指示词“若”的性质、来源的另一个语言事实是,从唐代开始又出现了一个指示性状的“若”,字又作“惹”或“日”(后来又有“偌”),用“若”、“惹”时多缀“子”尾。例如:〔8〕
(32)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奚贾《寻许山人亭子》)
(33)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诗中颇多相思寄和》)
(34)念君惹子大童儿,便解与吾论志道。(《维摩诘经讲经文》:下·610)
(35)雀公身寸惹子大,却谦(嫌)老鵄没毛衣。(《百鸟名》:下·852)
(36)公四大身惹子长大,万卷何处安著?(《祖堂集·归宗和尚》:573)
(37)久向疏山,元来是惹子大。(又《疏山和尚》:329)
(38)两脚惹子大,担得二硕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伊倒地。(又《福州西院和尚》:626)
(39)妳腥未落,有日大胸今(襟)!(《韩擒虎话本》:上·199)
“若”、“日”跟“若子”、“惹子”应该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变式(“日”是“惹子”的缩约音,“日”的入声韵尾应该是“惹子”的词尾“子”的残留音),它们都用来指示性状,并具有强调或夸张的色彩,显然是性状指示词。从意义跟用法来看,它应该跟上文所说的表示“如此/这样”的“若”有语源关系;也就是说,“若子”、“惹子”的“若(惹)”也应该是来源于“像似”义动词的“若”,“若远近”即“如此(若此)远近”,“若苦”即“如此(若此)之苦”。也由于“若”的语义指向后面的形容词,而同样是语义指向形容词的指示词便不一定出现(或者说在这种组合关系里“此”的意义可以隐含),于是就形成于“若+形容词”的结构,结果也就使得“若”具有了性状指示词的性质。
4“若箇"“若为”的来源
如上文所分析的,既然具有指示作用的“若”应该是来自“像似”义动词“若”在特定句法结构关系中的变化,那么就更不能说表示别择疑问的“若箇”、“若为”的“若”也源于第二身兼指示的“若”了。因为“若箇”、“若为”除了具有别择作用外,还表示疑问。如果假设“若箇”、“若为”的“若”也来自具有指示作用的“若”,那么其疑问功能是如何获得的呢?对语料的考察显示,“若箇”、“若为”的“若”不一定是直接出自古代汉语里就有的指示词性质的“若”,而可能别有来源。
前面曾经提到,吕叔湘先生指出:“若为”跟“作勿(怎么)”都是“一个疑问代词加一个表作为的动词”,吕先生对“若为”构成的这一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若为”跟“作物(勿)”、“作何”一类,都是由一个疑问代词(“若”、“物/勿”、“何”)加一个表“作为”义的动词(“为”、“作”)所构成,并且它们的意义相同、功能一致。“作物(勿)”已有较多讨论,〔9〕以下只举几个“作何”的例子:
(40)周武帝亲攻金墉,永业出兵御之,问曰:“是何达官?作何行动?”(《北齐书·独孤永业》:545)
(41)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南齐书·江谧》:2·570)
(42)拟入会中逢圣主,作何礼拜唱将来。(《维摩碎金》:81)
(43)大阐提人作何行李?(《祖堂集·九峰和尚》:362)
“作何VP”也就是“若为V P”。以下是可直接比较的例子:
(44)黑獭若为形容?高相作何经略?(《北齐书·李绘》:395)
(45)……上疑之,差御史蒋恒复推。至,总追店人十五以上集,……唯留一老婆年八十已上。晚放出,令狱典密觇之,曰:“婆出,当有一人与婆语者,即记取姓名,勿令漏泄。”果有一人共语者,即记之。明日复尔,其人又问婆:“使人作何推勘?”……恒总追集男女三百余人,就中唤与老婆语者一人出,余并放散。(《朝野佥载》:102)
例(44)前后两句分别用了“若为”跟“作何”。例(45)跟前举“若为”例(13)叙述的事件类似、自出同一文献,例(13)作“若为推逐”,此例作“作何推勘”,表明“若为”跟“作何”具有同样的意义和功能。而从构成部分看,“若”、“何”相类,“为”、“作”相类。由此而言,“若”本来应该跟“何”以及“物(勿)”一样也是一个疑问词。从词形以及可表示疑问着眼,这个“若”就应该是“若何”的“若”。值得注意的是,“若何”的“若”本来也是个“像似”义动词,跟疑问代词“何”组合才构成了“若何”(“像似”义动词“如”也跟疑问代词“何”
构成“如何”;“似”也跟“何”构成“何似”,又作“何似生”)。〔10〕“若何”的“若”是受到“何”的影响而具有了疑问代词的性质(或者说“若何”是一个词,省缩为“若”而具有“何”的意义和功能),由此也才可以又跟“作为”义动词“为”组合成“若为”,用来询问状态和方式,成为一个跟“作勿”、“作何”、“作底”等属同类构成方式、意义及功能一样的疑问代词。〔11〕
具有别择问作用的“若箇”的“若”也应该是来源于原本是“像似”义动词的“若何”的“若”,“若”等于“何”、“若箇”等于“何箇”、“哪个”,下面的一例可以反映出“若”跟“何”之间的关系。
(46)师见云岩,便提起五指云:“何个而也?”(《祖堂集·百丈和尚》:540)
“何个(箇)”即“若箇”。吕叔湘(1985:265)曾经指出:“若和物都跟古代的何相当;近代汉语里哪和什么各有各的用处,但古代汉语里一个何字兼管这两方面。”在跟“箇”组合时,汉语历史的事实是弃“何”而用“若”,尔后用“那(哪)”。由“若”到“那(哪)”是音变所致,由“若何”而来的“若”负担“何”的作用则是词汇替换的结果。
此外,受吕叔湘(1985:246-265)关于“若为”跟“作勿”构成方式分析的启发,我们还可以从语言现象的相关性来观察问题。从功能方面看,跟表示“作为”义的动词“为”、“作”复合的“若为”与“作勿”均询问方式或情状,具有谓词功能;跟物量词“箇”、判断词(系词)“是”复合的“若箇”、“是勿”却都是询问人或事物,具有体词功能。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恐非偶然。
具有谓词功能:若+为>若为;作+勿>作勿(怎么)
具有体词功能:若+箇>若箇;是+勿>是勿(什么)
值得强调的是,出现在“作勿”、“是勿”里的原本是同一个疑问代词的“勿(物)”(由“何物/勿”缩略而来),也透露出“若为”、“若箇”里的“若”也应该是同一个由“若何”而来的具有疑问代词性质的“若”的信息。这同时也就表明,由疑问代词“若何”而来的“若”,跟“作为”义动词“为”复合就形成了询问情状或方式的具有谓词功能的“若为”,跟名量词“箇”复合就成为了询问人或事物的具有体词功能的“若箇”。那么,由此也可以看出,“若为”、“若箇”原本应该就是“若何”的“若”,而不是出自古代汉语里就有的指示词性质的“若”。
5结语
“若为”、“若箇”是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过渡时期出现的两个比较重要的疑问代词,“若箇”是近代汉语新兴疑问代词“那(哪)”的直接来源。“若为”、“若箇”的“若”由“像似”义动词“若”跟疑问代词“何”组成的“若何”而来,在意义和功能上“若”等于“何”。作为近代汉语指示代词“那”的直接来源的“若”,本来也是“像似”义动词的“若”,是由这个“像似”义动词表示相类性时直接用在名词、形容词前(在意义上相当于“若/如+指示词”,指示词隐含不现)从而获得了指示代词的性质(这个指示词“若”是否可看作上古汉语里第二身代词兼有指示的作用,或者说它跟上古汉语里第二身代词“若”存在怎样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而言,指示代词性质的“若”跟疑问代词性质的“若”(“若为”、“若箇”)的来历都跟“像似”义动词的“若”有关,只是后者在汉语发展变化中这个“像似”义动词的“若”经过了一个“若何”的组合过程,由此获得了疑问的功能。而这个具有疑问功能的“若”跟名量词“箇”复合就成为了询问人或事物、具有体词性质的“若箇”,跟“作为”义动词“为”复合就形成了询问情状或方式、具有谓词性质的“若为”。
[收稿日期]2008年6月24日 [定稿日期]2008年10月11日
*感谢匿审专家及《语言科学》编辑部提出的宝贵的意见。
〔1〕调查并引例的主要语料有(含注释引例,以首次引用为序,重复者不列):《游仙窟》,《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王梵志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语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论语》、《春秋公羊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管子》、《晏子》、《墨子》、《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诸子集成”本),《尚书》、《孟子》(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荀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诸子集成”本),《祖堂集》(日本禅文化研究所,1994年版),《敦煌变文集补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春秋谷梁传》、《左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引例后的括号内标明例子所在的文献,有“上、下”字样的表示引例在该文献的上册或者下册,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子在文献里的页码。
〔2〕例(2)、(4)、(7)转引自张相(1953:374)。
〔3〕例(10)转引自魏培泉(2004:256)。
〔5〕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若,犹此也。”例(19)注引包氏:“若人者,若此人也。”例(21)原注:“若,如也。犹曰得为如此行乎?”例(23)原注:“犹曰若是时兴师矣。”而《谷梁传》径作“则若此时可矣”。另参看高名凯(1985:290)。
〔6〕例(28)转引自张玉金(2006:277)。《尚书》“王若曰”的例子频见,不引录。
〔7〕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引《史记·礼书》正义曰:“若,如此也。”解释《孟子》例为:“言如此所为,如此所欲也。”(68页)
〔8〕例(32)、(33)转引自张相(1953:82)。由“若”到“惹”是音变所致(“若”失去入声韵尾)。
〔9〕参看吕叔湘(1985:309-310)、江蓝生(1995)、冯春田(2006)。
〔10〕参看江蓝生(1995)、冯春田(2006)。
〔11〕复合式的“如何”习见,不列举。“若何”的例子如,《左传·信公十五年》:“君实深之,可若何?”(下·1806)又《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下·1909)《后汉书·梁统传》:“于君意若何?”(5·1172)《晋书·成帝纪》:“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1·184)变文《韩擒虎话本》:“官健,军机若何?”(上·200)《祖堂集》:“圆伊三点人皆信,灵秀家风事若何?”(294)“若何”均相当于“若为”。“何似(生)”的例子如,《朝野佥载》:“令以胲钩之,遣壮士掣其绳,则钩出于脑矣。谓司法曰:‘此法何似?’”(30)变文《难陁出家缘起》:“其妻何以生?”(167)《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佛告会中无尽意,这个修行何似生?”(505)。
参考文献
冯春田 2006 疑问代词“作勿”、“是勿”的形成,《中国语文》第2期,135-141页。
冯春田 2006 反诘疑问代词“那”的形成问题,《语言科学》第6期,52-61页。
高名凯 1985 《汉语语法论》,台北:开明书局。
江蓝生 1995 说“麽”与“们”同源,《中国语文》第3期,180-190页。
吕叔湘 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力 1958 《汉语史稿》(中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引之 1985 《经传释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魏培泉 2004 《汉魏六朝称代词研究》,台北:中研院语言研究所。
吴福祥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
张相 1953 《诗词曲语词汇释》,北京:中华书局。
张玉金 2006 《西周汉语代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A Tentative Explanation on the Sources
of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ruoge(若箇)andruowei(若为)
Feng Chuntian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 The pronounsruogeandruowei,first came into being during the South-North-Dynasties period and the Tang period respectively, were seldom touched upon
in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L·Shuxiang’s discussion of relative ques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ictic wordruo(若),which can be found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probably germinated from the verbruosignifying commoncharacters or identical relationships in
certain linguistic contexts; similarly,ruoinrougeandruoweiwas related to the same verbruo. However,ruowa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rogativehein a crucial intermediate phase of theruohe(若何) combination in its diachronical change, hence acquired the interrogative function. Furthermore,ruolater integrated withwei, a verb denoting an action, and then withge, a classifier for nouns, which accou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interrogative pronoun inquestion.
Keywords Interrogative pronoun, demonstrative pronoun, verb,ruowei,rouge,ruo,
diachronical change
(原载《语言科学》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