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者文存

    学者文存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平生论著选登:城市现代化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以济南为例

    时间:2008-11-28 作者:李平生1,赵秀芳2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济南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晶。城市历史文化在当代城市选址理论、规划建设、传统文化教育、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值得珍惜和保护。历史名城济南地理位置重要,湖光山色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晚清时期自开商埠以后,又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色,但目前面临城区改造的新问题。在处理发展优先和继承传统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和山水风貌,这是济南城市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5-0185-04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城市化浪潮以加速度方式席卷全球的同时,城市现代化问题也日益引人注目。进入21世纪,学者们对于现代化城市基本目标或特征的认识比较趋于一致,如认为现代化城市必须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城市管理与服务必须高度信息化;除了基础设施高能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外,还应该重视经济活动高效化和人口构成高质化;现代化城市是以服务功能齐全为特征,融高密集度、高频率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大都市等等。然而,在达成上述共识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的。这种残酷的事实提醒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城市现代化不可阻挡的步伐,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历史文化传统与城市建设

    作为人类活动中心舞台的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晶。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城堡、古建筑、古街道、故雕塑、古墓群、故树木等。这些都是古代历史文化的体现。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文化的某一个侧面;它们也像一群浮雕,点缀现代城市的人文景观;它们还像一个路标,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人们的观念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反过来看,人们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引导着后人的生产和生活。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社会综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观念认可的体现。几千年来,不同时期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不同时期建筑的风格和色彩,都受当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支配,或者说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底蕴。例如,《周礼·考工记》曾经是经典权威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文本。该书有关记载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对当时国都城市的规模、道路系统,采用三与九的对数,作了具体规定。在《周易》中,三代表着吉祥富足,“三生万物”。九则为《周易》八卦中的“阳爻”,代表至上、至多之意。“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周易》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理解、掌握天人关系的哲学思想精华。按周礼制度,天子王城边长九里,城中道路横竖各九条,表示天子王城至尊至上之意;城墙每面开三个门,则表示吉祥发达之意。周礼将原始的宗法思想与世俗习惯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它影响上至国家典章,下至民间礼仪,当然也包括城市规划建制、布局、建设标准这些事关统治者地位、等级、兴衰的大事。尤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天地、祖宗崇敬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明清两代对北京城的改造,使皇宫位于城市中央,使主要宫殿太和殿位于故宫几何中心,以体现“礼制尊、统于一”的思想。明清北京城规模宏大,中轴线突出,布局对称,南立天坛,北置地坛——天地呼应;日坛、月坛分列东西——日月对称。各地历史名城,宫殿、庙宇、王府、宅院,布局工整对称,色彩协调,既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对哲学境界的某种追求。【1】

    中国古代哲学在强调定于一尊、和谐统一的同时,也含有追求变异创新、因地制宜的理念。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取向,追求个性、张扬自由的城建思想也已经产生,如管子、孙子、墨子等诸子力倡改革祖宗成法,要求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这些政治家、思想家的变易思想和改革实践,自然也会对古代城市建设以深刻影响。管子认为,城市建设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他还提出要城内分区,发展城中的商业、手工业,旨在打破森严的等级制和刻板僵化的规划格局与建设标准。当时各路诸侯为争夺天下,问鼎中原,纷纷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筑城立国,“非先王之制,”把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利于进攻、便于防守的重要国策。“礼崩乐坏”的宗周变局,不仅意味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而且也意味着定于一尊、等级森严的城市规划格局与建设标准受到冲击。管子的城市建设思想和各路诸侯的标新立异对当时和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时的齐临淄、鲁国济南城、吴国的苏州城、南北朝的建康城、并未依据《周礼•考工记》规范的等级模式,而是因地形,就水系,体现因地制宜、适用为主的原则【1】。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众多城市随时代的变迁而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历史见证和不同时期的文化象征,如由城市区位、布局、道路、建筑、色彩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却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珍视。同时,历史文化传统对现代城市发展也有借鉴和指导作用,表现在:

    1.古代城市选址理论为现代城市发展奠定基础。《管子•仲马篇》云:“凡立国都,非之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历史上城市选址的这一理念,延续至今,这是目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古代历史文化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规划建设经验。《周礼•考工记》有初步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提出了着眼于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城市规划分区理论。古代的都成一般有内(城)外(郭)两层,内城是王府宅院和重要官署,外郭则主要是平民区、商业区、手工作坊区等,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仍有参考意义。

    3.古代城市保留至今的名胜、古迹、文物,形成了该城市的传统风貌与特色,既提供了城建经验,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实物教材,还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曲阜的三孔、邹城的孟府。

    现在我们正处于21世纪的门槛起点,面临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大背景,面对人口爆炸的巨大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展现代城市空间。因此,如何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与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的关系,显得十分迫切。因为城市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应继承城市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精华。

    为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好的继承传统,借鉴历史,保持有价值的建筑和古迹,正确处理好建设现代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制定了《雅典宪章》,80年代国际古迹址理事会于华盛顿开会,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街区宪章》,其间还有若干国际机构组织,多次通过决议。认为“历史地区及其环境是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要求各国尽自己的义务,并强调这不仅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也是为国际社会尽义务【1】。因此,要正确处理现代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上高度重视,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看成是维护民族长远利益而应尽的一份责任,也是在履行国际义务,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整个城市规划的通盘考虑范围。

    2.保护古迹、保护传统、保护环境,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对于保护对象,可划出绝对保护区和相对保护区。

    3.要把保护、恢复和利用相结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利用,在利用中发展保护。做好这项事业,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后代。

    4.开辟新区、保护旧城。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要避免有历史价值的旧城遭破坏,也要避免新城繁荣的同时而使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衰落。尤其是开辟新区,保护旧城要慎之又慎。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引导,取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达到多赢的局面。

    保护古城与建设新城,这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矛盾。其实,换种思路则可迎刃而解,如意大利,历届政府都将保护古城与发展经济融为一体,其效果有目共睹。我国的苏州、杭州,实行保护古城、开发新区并进的原则,取得成效。我们要吸取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初期,只重视现代经济,不重视民族传统;只重视物质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只重视眼前利益,不重视长远利益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须知:一切历史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不要让发展之后再进行仿古建设这种尴尬局面出现。

    二、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

    济南至少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传说中的大舜就在济南留下了生产和生活的足迹,千佛山、舜井街留下了许多关于大舜的佳话。古书记载“舜耕于历山之下”,说明当时的济南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如果再往上推,考古学家在济南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陶器,说明济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春秋》一书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曾经“会于泺”,此之“泺”即为现在的趵突泉,这说明当时的济南已经引人注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在历山(今千佛山)脚下建城,谓之历城。当地遂有“现有历城,后有济南”之说。汉代初年,在东平陵设立了济南郡,至此正式有了“济南”之名,取其乃古济水之南的含义。晋代永嘉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即现在济南市的老城区一带。明初,设立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济南战役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阶段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役,有着特殊的军事意义,这也反衬出济南在华东、华北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济南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有着秀美的湖光山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关于济南的大写意对联堪称绝唱,而“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则是对济南特色工笔细描的点睛之笔。春秋战国以来,济南名人辈出,所谓“济南名士多”的名句,点出了济南自古以来所拥有的人文底蕴。

    在济南城市的发展史上,晚清时期济南自开商埠(1904年5月)是一个重大事件。总体而言,济南开埠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1.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双中心”的格局,开埠后的济南形成了两个中心城区,即老城区和商埠区,犹如“双子星座”,使济南古城成为开放的城市,呈现出东西发展的带状形态,突破了老城区的封闭状态,拉开了济南城市跳跃式发展的序幕。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埠区不断向外拓展,在占地面积、市政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与老城区并驾齐驱,从而改变了济南城市的空间格局。

    2.城市的功能和特色发生了变化。开埠前的济南,主要承载着全省行政中心的功能,体现着消费城市和文化城市的特色;开埠后的济南在原有功能和特色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以及生产城市等新的功能和特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省会城市。

    3.城市的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开埠前的济南除了山东机器局这唯一的军火工厂外,只有一些生产能力极为低下的手工作坊;开埠后的济南机器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二三十年中建立起机器工厂20家,机器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取代手工工业而占据济南工业的中心地位,其中尤以面粉加工业最为发达,济南因此而跻身于全国“面粉加工业六大中心”之一。

    4.城市的商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埠前的济南商业局限于传统行业范围;济南开埠以后,洋商行络绎而至,民国初年商埠区的洋行已达25家,到1932年洋行、洋庄、洋店约有300家【2】,济南民族资本的新式行栈、行商也应运而生。新式商业资本的涌入,改变了济南传统的商业结构,占市场首要地位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国药、杂货、绸布、鞋帽、银钱“五大行”,而是集中于商埠区的土货输出和洋货批发,这种商品的双向流通冲击了山东原有的经济结构。

    5.城市的商贸辐射能力大大拓展。开埠前的济南商贸范围有限,其经济地位远不及周村、潍县、烟台、临清、济宁,美国学者鲍德威曾经形容济南“只能算做一个三流商业城市”;开埠后的济南商贸辐射范围南接宁沪,北达京津,东连胶澳,西及晋豫,远远超过了周村、潍县、临清、济宁,到民国初年已经成为华北商贸重镇和山东土洋货物的集散中心。

    6.城市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埠前的济南人口增长缓慢,清朝乾隆年间记载:历城县城及四关地区(今济南市)范围人口数量为46134人;开埠后的济南由于有着优惠的招商引资条件,引得外地商民纷至沓来,人口迅速增长,仅外国侨民1927年就有3439人【3】,占当时济南总人口的1%。至于济南市人数,1911年为275300人,1936年达442250人【4】。济南人口增长是流入性的,而非自然增长所致。更重要的是,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长迅速,1939年约有十万之众,占当时济南总人口的1/5左右,这使得济南人口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7.改变了山东全省的交通格局。济南开埠前的山东全省只有旧式的水路交通体系。在运河方面,分别有黄河、大运河、小清河、胶莱河及潍河等;在海运方面,或者由渤海经烟台南下,或者由黄海经胶州北上;在陆运方面,沿运河交通线者为水驿,以运河与陆运连接者为水马驿,纯用陆运者为马驿【5】。在这种旧式水陆交通体系中,济南的交通地位既比不上运河沿线的临清、济宁,也不如陆运中心“旱码头”周村。清末新政时期,随着山东新式水陆交通体系的出现,开埠后的济南成为横跨东西的胶济铁路与贯通南北的津浦铁路的交汇点,并成为民国时期山东公路运输的中心。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显现。

    8.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祥地,“官不言商”、“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商人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阶层构成中居于四民之末,人格被扭曲。清末新政时期,济南自开商埠这一举措,表明山东当局在价值观念上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而新开放的城区命之为“商埠”也说明了商业在这里获得了法律地位上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商埠区和老城区均设有商会,遥相呼应,并且商埠区的商会负有市政管理职能,这表明济南新兴的工商阶层已经开始有了自我关怀意识,山东当局已经自觉地将倡导和保护工商视作重要的行政内容,为振兴工商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这一切,均有助于人们改变价值观念[6]。

    开埠后的济南城市发展,贯穿了“开放——发展”这样一条主线。在这种前提下,开埠后的济南面临着或者说较好地处理了下列三者关系:1.吸引外商投资与保护主权利益的关系;2.建设新城与保持古城的关系;3.借鉴西方文明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清末民初时期,济南既不像上海那样具有“海派”特色,也不像北京那样保留“京派”传统;既不同于德国殖民统治下的青岛模式,又不像鲁西城市及内陆城市那样对外来事物反应迟钝。

    济南开埠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伴随着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人口爆炸带来的压力,以及汽车的加速度增长,这一切使得古老的济南变得那么拥挤,古老的街区显得那么逼仄。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下,济南旧城区改造势在必行。现代化的济南城市必须要有宽敞便捷、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绝不能建地铁,而可以借鉴上海建环城高架轻轨),必须要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商务区、居民区、生活区、文化娱乐场所,必须要有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城市管理监控系统。对于这些现代化的城市功能,人们容易达成共识。然而,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不揣简陋,略陈管见如下:

    (一)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发掘、总结、提炼出济南精神,展现济南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古老的济南留下了诚信为本、吃苦耐劳的美德,开埠后的济南体现了爱国自强、开放创新的风采。一些延续多年的传统行业,一些风格特异的古老街区,一批见证历史的重要遗迹,这些从不同侧面体现济南历史文化的载体都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饱经沧桑的建筑是用石头、木料堆积起来的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济南既有体现本土文化的古老建筑,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洋楼,还有中西合璧的居所,这些如果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毁于一旦,则是令人扼腕悲叹的事情。现在用钢筋水泥也可以塑造一种新的建筑文化,但现代化的建筑绝不是火柴盒似的高楼大厦。另外,一个城市除了必须有山水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必须有体现人文特色或时尚的景观,只有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才能显示城市的底蕴和风采。

    (三)特别要保护济南的山水风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济南的魂,水是济南的韵。“一城山色半城湖”,二者缺一不可。可惜的是,由于高楼大厦的遮挡,千佛山快要成了济南的盆景;由于污染严重,大明湖难有清澈水质。而水是济南灵气的体现,历史上“小桥流水人家”,“户户泉水”,代表一种神韵。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许多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之所在,这些城市如果没有水则是不可想象的,如杭州、苏州、无锡、桂林、乃至聊城。未来的济南城建工程应有超前意识,提前考虑将来“南水北调”、“引黄入济”实现以后所带来的后续资源,为充满水的灵气的济南留下发展空间。

    历史上的济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埠后的济南见证了百年沧桑。重温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我们期待明天的济南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耀如.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学[M].1988.超星数字图书馆SS号:10040011.115-116,116,121.

    [2]济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47.

    [3]孙宝生.历城县乡土调查录[C].历城县实业局印,1928.47.

    [4]山东史志资料(第一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179-183.

    [5]吕伟俊,李平生等.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1840-1949)[M].济南:齐鲁书社,2002.75.

    [6]李平生.论晚清山东经济现代化[J].文史哲,2002(6).

    [责任编辑:韩小凤]

    载《东岳论丛》2004年9月第25卷 第5期[社会热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