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簡《尊德義》發表至今已過十年,這十年裏,不斷地有學者對其簡序、字意、文意作出調整和考釋,提出了很多有價値的意見。在充分吸收消化前賢成果的基礎上,筆者希望能再稍稍推陳出新,對《尊德義》作出新的分章,並試圖從整體上對其思想脈絡作出梳理。
筆者的分章主要依頼廣瀬薫雄編排的簡序[①],稍有不同。廣瀬的排序建立在陳偉及陳劍編聯基礎之上[②],容納了衆家之長,又能和背簡數字結合起來,筆者以爲,這是目前爲止比較合理、比較精緻的簡序。簡序確定了,正確的分章和内部結構的整體把握就有了實現之可能。
下面依據筆者的分章,對各段文意分別作出提綱挈領的概括,對已成學界共識的文字判別,採用寛式釋文,不再一一標出原文和通假字。對前賢已詳細論述、不存在岐義的思想内容,除必要的解說外,不作過多重復。僅對特別需要說明的文字和文意,作出詳細考察。
第一章
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爲君。
忿
(戾),已忌勝,爲人上者之務也。【1】
此句,通過“可以爲君”和“爲人上者之務”,點出《尊德義》一篇的主旨是討論如何爲君,同時通過“明乎民倫”和改造民性(“
忿戾,已忌勝”) 點出《尊德義》所要處理主要政治關係是君民關係。
“
”字,原文作“
”,李零以爲是“濩”字省體,讀爲“去”[③];顔世鉉讀作“摧”或“推”,意爲“排”[④],劉釗見解相同[⑤];何琳儀讀爲“津”,意爲“止”、“絕”、“除”[⑥],顔世鉉[⑦]、陳秀玉[⑧]見解相同;陳偉(136頁)讀爲“沮”,意爲終止、遏制;陳劍(216頁)讀爲“淮”,疑爲“綏”。廣瀬薫雄讀爲“淮”,意爲“排”、“去”。筆者以爲將其隷定爲“
”,是符合其構成要素的,至于字義則尚難定論,可能和“去除”、“消解”相關,和下面的“已”字形成對照。“忿戾”,從李零(184頁)說。也有學者讀爲“忿懣”[⑨]。“已”字,學者多讀爲“改”,此從陳偉(136-137頁)讀爲“已”。“忌勝”,如李零(184頁)所指出的那樣,亦見於郭店楚簡《語叢二》“勝生於怒、惎生於勝、賊生於惎”。劉釗(125頁)認爲同於睡虎地秦簡《爲吏之道》的“期勝”。 “忌勝”即忌恨好勝之心。
關鍵問題在於“忿戾”、“忌勝”這些不良心態究竟是誰的。李零(184頁)說“這兩句似指去除或改變民性中的暴戾恣睢”,學者也多從這個思路展開。但劉釗(125頁)認爲“排除忿怒,戒掉忌妒和好勝,是在上者的任務。”陳偉(99頁)也說“這条簡文是談人君的修養”。也就是說忌妒和好勝是君主所要改正的缺點。從傳世文獻用例看,這兩者都有可能。從《尊德義》下文大量“教以……”來看,爲人上者的確有改造民衆不良品性的責任,而從下文“上也不以嗜欲害其儀軌”看,爲人上者也需端正自身的品行。可見同樣是兩者都有可能。如前所述,《尊德義》所要處理的政治關係主要是君民關係,由此内部構造推論,改變民性而非改變自身品性的可能性要更大些。從“可以爲君”和“爲人上者之務”的語氣看,簡1具有統領《尊德義》全篇的性質,陳偉(135퓣��������Ƶ�����֮֮����37ǰ�����^�������V���`�ۄt�������Ƶ�������x����30ǰ���t����һ���y�Ԍ�����Ҳ�����?�@�ڵ����µ�ӑՓ��߀��Փ����
�ڶ���
�p�c�̣�����֮��Ҳ�����У�ǰ֮���ӡ���λ����������ȻҲ����J�����ԡ�2��
����������Ҳ�����̡������ԡ�
���e���c����Ҳ����¾�����Ԕ�����
Ҳ��������������С�
�����@һ�Σ������ȱ�p���W�߂������~����ϣ�����һ�o�����y�yһ�������w�����ǿ����յġ�Ҳ�����f���p�̡�爵位、正欽、刑□、殺戮,這些外在的規範都是需要的,但最終要依據的還是人道。
“有前之者矣”,涂宗流、劉祖信讀爲“有肯之者矣”,意爲“有人完全贊同這種觀點”[⑩]。陳偉(152頁)作“有踐之者矣”。陳劍(216頁)疑爲“或延之者矣”。“正欽”,李零(184頁)疑讀“征侵”,陳偉(152頁)疑讀“政禁”,劉釗(125頁)疑讀“征陥”。“除
”,李零(184頁)疑爲“除害”,涂宗流、劉祖信(第116-117頁)讀作“除犯”,劉釗(125頁)讀爲“除怨”。
問題在於“不由其道,不行”的解釋,關於“道”,陳來認爲指的是賞罰運用的正確原則與方法[⑪]。劉釗(125頁)釋爲規則本身,讀爲“不遵循其規則是不行的”。顧史考也朝這個方向把握[⑫]。如果這樣的話,《尊德義》就是在特別強調外在規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尊德義》後文並無呼應,而是反復強調“仁義”、“禮樂”等道德規範,強調君對於民“教”的重要性。因此,這種解釋使第二章顯得十分突兀,無法確定其在《尊德義》的位置。丁原植認爲“‘道’,指下文的‘人道’”[⑬]。結合《尊德義》整體思想構造看,這個見解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說,《尊德義》強調的是,外在規範再充分、再完善,也得要配合“人道”,纔能施展開來。筆者以爲,《荀子•議兵》以下這段話,或許可以成爲很好的注解。
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爲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爲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爲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⑭]
第三章
仁爲可親【3】也,義爲可尊也,忠爲可信也,學爲可益也,教爲可類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4】學非改倫也,學
也。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亂其民。桀不易【5】禹民而後亂之,湯不易桀民而後治之。聖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6】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馬,馬也[⑮]之道也。后稷之藝地,地之道也。莫【7】不有道焉,人道爲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
從這一章開始,《尊德義》進入兩大主題,第一,以“人道之取先”,第二,“教道之取先”。“仁”、“義”、“忠”、“學”、“教”應該是“爲人上者”針對“其民”的擧動,目的是爲了樹立“民倫”和“人道”。具體而言,“仁”、“義”、“忠”是以自身擧動,換取“其民”“親”、“尊”、“信”的回報。“學”、“教”則是樹立“民倫”和“人道”的操作方式。這兩大主題在後文中不斷得到回應。
李零(188퓣�ָ��������������������������g�����������g��Ψ�˵����ɵ�Ҳ�������g�ߣ���֮���ѡ�Ԋ����Y��������ʼ��������ˡ�Ԋ���Р���֮Ҳ�����Р���֮Ҳ���Y�������Р��e֮Ҳ�����f���ǡ��˵�������ͨ�^��Ԋ�����������Y���������g���B���?����@����Ҋ��_�����ᣬ���˵�������ͨ�^����֮���ʡ������x�������ҡ���ġ�ͨ�^��Ԋ����Y�������̻��ġ����Ժ͡��R��������ˮ���������ص�����ȔM�ġ���֮��������[⑯]���@�N���ز���r���׃�����s��y���ߵ��ܷ���ն��С��Ρ������y��֮��ͬ��
�@һ���б��^�y����ǡ��W
Ҳ�������㣨187퓣��U�����W
Ҳ��ǰ������˼�������W��Ҳ���Ǡ��˸�׃�����������Ǐ��Լ��������Ё�l������Ҳ�����f����
���x����������ꐂ���154퓣��x���W
�������W�䡱���J�����W�䡱����ָ���W��������ᓣ�126퓣�ጡ��W
Ҳ�������W���Ǡ����Լ���������f���̷Ǹĵ�Ҳ����֮Ҳ���͡��W�ǸĂ�Ҳ���W
Ҳ�����������̡��͡��W���������������͡�����������Ԓ�����ᣬ��֮���͡�
��Ҳ�������ġ����֮��ָ����������ᡰ
���͑�ԓָ���������@��߉��Փ��ꐂ��Ľ��x��������_�ġ�
��������•̩�塷���c�������Ƶı��������}��֮�����£���������Ҳ�����������T���V���I���Q���F�ӣ��|ע֮������ˮ֮��Ҳ����𢉨�ݰlǏ���S����Y��ʹ��N�������ˣ����֮��Ҳ���������܇��ٳˣ�������ǧ�ˣ�ӑ���y�����ġ��̣�����֮��Ҳ�������t�o��������ӡ��� �@�Y���츸֮���R������������ˮ�������ء���N����Ҳ�����F�����H��̎��������߀�r���ܿ�����������•̩�塷�c������x�������ƣ��@�Ƿdz�����ע��ĬF��
������
��[⑰]�ߣ��T����������֪��8������֪������֪�ˣ�֪������֪��֪�����֪����֪������֪�С��ɶY֪��9�������ɘ�֪������֪����֪���ߣ���֪���֪���ߡ��С�10��֪�Y��֪���ߣ���֪����֪�Y�ߡ���ȡ������[⑱]��֮��
�@һ�´������f�������һ�����ӵľ��ӣ����\�u������㡣�����Ƿ�����֪�ˣ�����֮֮����19-20的“察反諸己而可以知人”可以對應。但僅僅知人不夠,還必須進入更高境界,即“知命”、“知道”、“知樂”、“知哀”。顯然,知“己”和知“禮”的階段還比較低、還不夠完善。甚至“樂”也不是最高的。《尊德義》的下文就討論了僅僅教授“禮”、“樂”的局限性問題。唯有“知命”、“知道”、“知哀”者纔是道德上完善的人。
不過,《尊德義》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展開,一方面這不是其重點,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爲《尊德義》作者認爲這些都是廣爲熟知的知識背景,不必展開,僅僅加以概述即可。同爲楚簡的上博楚簡《民之父母》討論了“哀”高於“樂”的問題,郭店楚簡《成之聞之》討論了“聖人之性”高於“中人之性”及“聖人之性”和“民性”的不同,《性自命出》也闡發了性的差異及哀樂關係等問題。
値得注意的是《語叢一》中有“知己而後知人,知人而後知禮,知禮而後知行。其知博,然後知命。”“知天所爲,知人所爲,然後知道,知道然後知命。”與《尊德義》接近。《語叢》是一種語錄結構的文體,其中容納的多爲經典的短句、格言。《尊德義》除部分語句和《語叢一》接近外,如下文所述,《尊德義》還有好多引經據典的現象,這是否構成《尊德義》文章構造上的特徴,本文將在最後回顧這個問題。
第五章
上也【11】不以嗜欲害其義(儀)
(軌)[⑲]。民愛則子也,弗愛則讎也。民五之方挌,【26】十之方爭,百之而後服。善者民必富,富未必和,不和不安,不安不樂。【27】善者民必衆,衆未必治,不治不順,不順不平。是以爲政者教道【12】之取先。
“軌”是從李零(185頁)的讀法,“儀軌”是陳偉(155頁)的讀法,陳偉認爲“儀軌”或“軌儀”是規範、法度之意。但這“軌儀”究竟指代什麽呢?筆者發現,在傳世文獻中,和“反己”、和“嗜欲”、和“害”聯系起來的用例有:
何謂反諸已也?適耳目、節嗜欲、釋智謀、去巧故,而游意乎無窮之次,事心乎自然之塗,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呂氏春秋•論人》)
此文有濃厚的道家氣息,“節嗜欲”是“反諸已”的手段之一,最終目的是“無以害其天”,即不會傷害人身心中之自然和天然。這似乎與本文沒有什麽關係。再看下面這段文例:
欲成霸王之業者,必得勝者也。能得勝,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故心者,身之本也,身者,國之本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故爲治之本,務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時。勿奪時之本,在於省事。省事之本,在於節欲。節欲之本[⑳],在於反性。未有能搖其本而靜其末,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故知性之情者,不務性之所無以爲;知命之情者,不憂命之所無奈何。故不高宮室者,非愛木也。不大鍾鼎者,非愛金也。直行性命之情,而制度可以爲萬民儀。今目悅五色,口嚼滋味,耳淫五聲,七竅交爭,以害其性,日引邪欲而澆其天和[21],身弗能治,奈天下何!故自養得其節,則養民得其心矣。(《淮南子•泰族》)
這段引文很長,而且總體思想傾向也具道家色彩,似與《尊德義》不諧,“霸王”之類的話更是和《尊德義》格格不入,但筆者以爲値得全引,從中可以得到很多啓發。第一,從“而制度可以爲萬民儀”看,《尊德義》“不以嗜欲害其儀軌”,可能指的是君子不應因爲嗜欲妨害其成爲萬民的儀表。這樣,這段話也就很自然地能和下文的“愛民”、“善民”聯系起來。第二,從整個論述的序列看,《尊德義》和《泰族》有類似之處,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爲得民心(《尊德義》是說使民“服”)。爲得人心,《尊德義》提出要“察諸出”(通過和《成之聞之》對比,我們知道這就是“反己”),《泰族》提出要“反性”。《尊德義》提出“不以嗜欲害其儀軌”,《泰族》提出“節欲”、不以“五色”、“滋味”、“五聲”等“害其性”、不以“邪欲而澆其天和”。第三,《尊德義》的“命”、“道”或許和《泰族》的“性命之情”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其位置是相等的。甚至《尊德義》的“知己所以知人”和《泰族》的“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也非常接近。
那麽,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這有幾種可能,第一,《尊德義》受到過《泰族》所收這段話之早期文本的影響,郭店楚簡中儒家文獻受道家影響並非不可思議,例如《語叢一》、《語叢三》就有不少道家色彩的文句[22]。《尊德義》根據需要,對其内容有所取捨、有所改造,加入了“禮”、“樂”、“哀”這些儒家色彩的成分。在改造過程中,《尊德義》可能發生了過分壓縮原文,以至意義不明的現象。“不以嗜欲害其儀軌”,如果僅作一般的理解,可能意爲“不因嗜欲而破壞君子的法度”,但這和上下文是何關係呢?並不清楚,有了《泰族》,我們纔知道,這指的是君子不要因爲嗜欲妨害成爲萬民的儀表,上下文關係也因此自然打通。所以,原文本該像《呂氏春秋•論人》和《泰族》那樣是不以嗜欲“害其天”、“害其性”、“害其天和”,經過《尊德義》的改造和壓縮,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不以嗜欲害其儀軌”。第二,是《泰族》吸收、改造了《尊德義》,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從道家更多討論“天”[23]、“命”來看,應是《尊德義》吸收、利用了《泰族》所收那個文本的原理和框架。
通過“不以嗜欲害其儀軌”,上一章所談君子的修養,和這一章如何治民的問題自然聯接起來。這一章提出要愛民善民,“五之”、“十之”、“百之”指的是以愛以善感化民衆的過程,要屢行不輟,不遺餘力。李天虹已指出此說類似《說苑·政理》“天地之間,四海之内,善之則畜也,不善則讐也。”“夫聖人之所爲,非衆人之所及也。民知十己,则尚與之爭,曰不如吾也。百己則疵其過。千己則誰而不信?”及《吕氏春秋·適威》所載《周書》“民善之則畜也,不善則雠也。”李天虹還認爲簡文“民愛”後面省略了“之”字,這也是合理的意見。但李先生在解釋這段話時,說意爲“(如果)民衆愛戴其君主,就會象子女侍奉父母一樣對待他;反之,則會象仇人一樣對抗他。”[24]恐怕有誤。應該如丁原植(318頁)說的那樣是“人君依循愛民之道,則對民慈愛如子”,“人君無愛,則與民爲仇。”
君主愛民善民之後,民就能“富”、就能“衆”,但未必能使其“和”、“安”、“樂”,未必能使其“治”、“順”、“平”,這時就需要“教道之取先”。
第六章
教以禮,則民果以坙(輕)。教以樂,則民
(弗)德清
(猷)。教【13】以辯說,則民褻陵長貴以忘。教以勢,則民野以爭。教以技,【14】則民小以吝。教以言,則民訏以寡信。教以事,則民力嗇以銜利。【15】教以權謀,則民淫惃遠禮亡親仁。先之以德,則民進善安【16】爲(化)。
這一章說的是,毎一種教都有其局限,不可片面爲之。所以要“先之以德”。也就是要將“德”和“教”結合起來,以“德”之感化爲先,纔能使民“進善安化”。
一些學者認爲教以“禮”、“樂”,那百姓會走上向善之路。所以,努力將“果以輕”和“
德清
”朝好的方向解釋。從“教以辯說”以後,纔開始向壞的方向解釋。例如,涂宗流、劉祖信(110-114頁)作“教以禮,則民果以經。教以樂,則民順德清漿”,意爲“以禮教人,人果敢而懂義理。以樂教人,人順其德而心純淨無雜念”。丁原植(321-322頁)也做相似的解釋。劉釗(133-134頁)作“教以禮,則民果以勁。教以樂,則民淑德清漿”,意爲“教給民衆以禮儀,民衆就會果敢強勁。教給民衆以禮樂,民衆就會具有美善的品德而清新豪健”。這樣的解釋顯然十分牽強。李零(183頁、185頁)讀爲“教以禮,則民果以勁。教以樂,則民弗德爭將”,釋“爭將”爲“將爭”。陳偉(157-158頁)讀爲“教以禮,則民果以輕。教以樂,則民弗德清壯”,指出“簡文於此強調德教,而對包括禮、樂在内的片面性教育作出批評。”陳偉釋“果以輕”爲“果敢輕死”,這的確具有反面意義,但釋“弗德清壯”爲“矯德”及“清越豪健”,這似乎並不具反面意義,和其結論矛盾。
筆者以爲,這裏說的是毎種教的片面性,所以“果以輕”和“
德清
”都應具有反面意義。“果以輕”如陳偉所說是“果敢輕死”的意思,“以”在這裏表示並列。問題在於“
德清
”該如何解釋。此四字有相當多學者展開討論[25],尤其在《容成氏》“尊盧氏、赫胥氏、高辛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渾沌氏、伏羲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下”(簡1-2)問世之後,學者們發現“
德清
”和“其德酋清”可以對照。田煒認爲“酋”即“猷”,“猷”即治國禮法。他通過傳世文獻發現,“德”与“猷”往往連文,可以說是并列的概念[26]。雖然田煒認爲“其德酋清”的“酋”與“
德清
”的“
”通假還存在問題,但筆者以爲,說“
德清
”和“其德酋清”兩者相關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筆者懷疑“
德清
”可以讀爲“弗德猷清”,就是說“弗”表示否定,而“德猷清”是一個固定的詞,“德清猷”可能“德猷清”的錯文。“弗德猷清”可能意爲“德猷”不清。
不過,這種對“禮”、“樂”的否定(儘管是在論述“教”之片面性時所作否定),在傳世文獻中並沒有看到過,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史現象。
從“教以辯說”至“進善安化”[27],均從陳偉(157-161頁)的考釋。
第七章
故率民向方者,唯德可。德之流,速乎置郵而傳【28】命。其載也亡重焉,交矣而弗知也。亡。德者,且莫大乎禮樂。【29】故爲政者,或論之,或養之,或由中出,或設之外,論隷(列)其類【30】焉。治樂和哀,民不可惑也。反之,此往(枉)矣。
這一章既陳述“德”在君民關係中的重要性,又進一歩論述君子在明德過程中,“禮樂”與“哀樂”之開顯的重要性。“德之流,速乎置郵而傳命”一句,應該是對經典的引用。《孟子•公孫丑上》在引此句時即稱“孔子曰”,《尊德義》中,引用極爲常見。通過《性自命出》以下兩段話,我們得知“故爲政者,或論之,或養之,或由中出,或設之外,論隷(列)其類焉”可能源自於《性自命出》,只不過套上“爲政者”的主語,使其與本篇君民政治論主旨相符。
凡道,心術爲主。道四術,唯人道爲可道也。其三術者,道之而已。詩、書、禮、樂,其始出皆生於人。詩,有爲爲之也。書,有爲言之也。禮、樂,有爲舉之也。聖人比其類而論會之,觀其先後而逆順之,體其義而節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後復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性自命出》要“比其類而論會之,觀其先後而逆順之,體其義而節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的對象是“詩”、“書”、“禮、樂”,《尊德義》要“論”、要“養”,要“論列其類”的對象也是“禮樂”。具體而言,“禮”是“論”的對象、“樂”是“養”的對象。如各家所指出的那樣,通過《禮記•樂記》“樂由中出,禮由外入”、“故樂也者,動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禮記•文王世子》“樂,所以脩内也。禮,所以脩外也”,《說苑•修文》“故君子以禮正外,以樂正内”,可以知道,“或由中出,或設之外”,針對的就是禮樂。通過《性自命出》“然後復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我們還可以知道,《尊德義》這一章雖然沒有提到“教”,但實際上是和“教”相關的。通過禮樂之教,使民懂得真正的“哀樂”,從而達致“不惑”,不實施這樣的禮樂之教,民就會“枉”。“往”字,陳偉(164頁)讀“亡”,指“逃亡”。李零(182頁)[28]、丁原植(296頁)、劉釗(127-128頁)、陳劍(218頁)讀“枉”,意爲“淆亂”、“不正”。茲取後者。
“其載也亡重焉”是說“德”的運載仿佛沒有重量,和“速乎置郵而傳命”呼應,形容其快。“交矣而弗知也”是說在不知不覺中就與德相交了。這兩句話後面,有一個“亡”字,無法解釋。陳偉(161頁)認爲“亡”是“明”的假借,此意見雖暫時解決問題,但“亡”作“明”的假借極其少見,而“德者,且莫大乎禮樂”已足以表達文意。所以,“亡”恐當作衍字處理。
廣瀬薫雄將簡1置於此,難從。因爲如前所述,簡29的“禮樂”和簡30的内容有着必然關係,從中切斷是不應該的。
第八章
刑不逮於君子,禮不【31】逮於小人。攻(公)〔則〕往者復依,惠則民財足。不時則亡勸也,不【32】愛則不親,不〔德〕則弗懷,不理則亡威,不忠則不信,弗悀(用)則【33】亡復。咎(?)則民
,正則民不吝,恭則民不怨。均不足以平政,埒【34】不足以安民,勇不足以沫衆,博不足以知善,快(慧)不足以知倫,殺【35】不足以勝民。
這一章是將道德教化、感化的政治作用和片面的、違反德化的施政方法對立起來,強調道德教化、感化的重要性。道德教化、感化的内容有“不愛則不親,不〔德〕則弗懷”、“不忠則不信”、“正則民不吝,恭則民不怨”。與之接近的表述或者說中性的表述有“公〔則〕往者復依,惠則民財足”、“不理則亡威”、“不時則亡勸”。認爲做不到這些的話,就會出現“亡復”的結局。片面的或違反德化的施政手段有“咎”、“均”、“ 埒”、“勇”、“殺”。“博”和“慧”可能指僅靠知識的習得,沒有道德的修養和實踐並不足以達至“善”、“倫”的境界。
“攻”字,陳偉(164頁)作“功”,但難以解釋爲何會導致“往者復依”。筆者以爲,作爲與下文“惠”相對應的詞,讀作“公”可能更合理。《呂氏春秋•貴公》有“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嘗試觀於上志,有得天下者衆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淮南子•主術》有“養民以公,其民樸重端愨,不忿爭而財足,不勞形而功成。”“攻”也有可能通“恭”,《論語•陽貨》中有“恭則不侮、寛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恭”和“惠”正好排列在一起,但下文已有“恭則……”,所以,這一可能性不大。
“復依”連讀,從陳偉(164頁)。
“財足”與“不時”的前後關係不是偶然的,《墨子•七患》有“財不足則反之時,食不足則反之用。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大戴禮記•誥志》有“子曰:‘知仁合則天地成,天地成則庶物時,庶物時則民財敬,民財敬以時作。時作則節事,節事以動衆,動衆則有極。有極以使民則勸,勸則有功,有功則無怨,無怨則嗣世久,唯聖人。’”這段話中的“財―時―勸”的前後關係,和《尊德義》非常相似,可以當相關資料參看。
“不〔德〕則弗懷”,“德”字,李零(184頁)疑作“慮”。細審字形,不似“慮”字,而接近“德”(
)。“德”與“懷”往往連用,如《左傳•僖公七年》有“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淮南子•繆稱》有“至德之懷遠”、《淮南子•泰族》有“德足以懷遠”,均是極好例證[29]。
“弗悀則亡復”的“悀”字从“甬”从“心”,學者多讀爲“勇”,但和下文“勇不足以沫衆”的“勇”(从“甬”从“戈”)顯然有別,當從“裘按”讀爲“用”。
“亡復”,當爲最壞結局。《韓非子•難一》有“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後必無復。”《呂氏春秋•義賞》有“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淮南子•人間》有“以詐僞遇人,雖愈利,後亦無復。”《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有“其規非者,其所爲不得,其所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埒”,從李零(184頁)讀,意爲均等。正好可以和前文“均不足以平政”的“均”相應。
“快”字,學者多從“裘按”,讀作“決”,釋爲“決斷”。但“決斷”爲什麽不足以知“倫”,很難做出周密的解釋。陳劍(219頁)讀爲“慧”,這樣就可以和“博”一樣,可以看作是和求知相關的詞,筆者從之。不過,直接使用“快”(愉快、痛快)或許也是可以的。《淮南子•泰族》中有“小快害義、小慧害道”,與這裏的“不足以知倫”也有可比性。
第八章的關鍵是,道德教化、感化的政治作用和片面的、違反德化的施政方法之對比,同“刑不逮於君子,禮不逮於小人”是什麽關係呢?筆者百思不得其解,似乎和第七章的主旨也難聯系起來。陳偉(164頁)認爲這句話“大慨是要說明民衆不爲禮樂所節,所以需要爲政者以身垂範”,“以身垂範”和這句話是何關係呢?還是難以自圓其說。這句話又見《禮記•曲禮上》,是單獨成文,和上下文無關。筆者在前文中反復提及,《尊德義》的作者喜歡引用經典。有時,這些經典能夠很好地和上下文照應起來,有時只是爲引而引,上下的照應並不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也就不必作出硬解了。
第九章
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命,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也,【36】下必有甚焉者。夫唯是,故德可易而施可邅(轉)也。有是施,小【37】有利,邅(轉)而大有害者,有之。有是施,小有害,邅(轉)而大有利者,有之。【38】
這一章的結構比較清楚,先是一段經典的引用,然後加以闡發,其主旨看上去是在說明爲人上者言行擧動對民衆的影響,強調德化的重要,其實是在突出德化過程的複雜和艱難。
“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命,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亦見傳世本及郭店楚簡、上博楚簡《緇衣》,那裏作“子曰”,其内容和《尊德義》大致相同,後面還有“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愼也,是民之表也。”點明了君主的好惡對民衆具有政治上的示範意義。類似說法並不少見,《禮記•緇衣》及簡本《緇衣》有“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郭店楚簡《成之聞之》有“上苟身服之,則民必有甚焉者。”(簡7)及“是故亡乎其身而存乎其詞,雖厚其命,民弗從之矣。”(簡4-簡5)“上不以其道,民之從之也難。”(簡16)
類似用例又見《孟子•滕文公上》“孔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管子•法法》有“凡民從上也,不從口之所言,從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則民輕死。上好仁,則民輕財。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爲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儀以自正也。”《淮南子•主術》“故民之化上[30]也,不從其所言,而從其所行。故齊莊公好勇,不使鬥爭,而國家多難,其漸至于崔杼之亂。頃襄好色,不使風議,而民多昏亂,其積至于昭奇之難。”
通過這些用例,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問題。第一,這段話,本出自“子曰”,後被不同流派、從不同角度加以闡發。第二,雖有“行”比“言(命)”更重要的意思,但在總體上仍是突出爲人上者之擧動作爲“民之表”的重要性,是對君之德化的強調。第三,這些用例都在強調“下”之擧止是“上”之言行的模倣和放大,突出的是君德之表率作用和“上”對“下”的單向影響。
《尊德義》的闡釋則有所不同,“故德可易而施可邅(轉)也有是施,小有利,邅(轉)而大有害者,有之。有是施,小有害,邅(轉)而大有利者,有之。”是在強調德化的復雜性。君主的“德”和“施”是會轉化的,小利可以最終轉成大害,小害也可以最終轉成大利。君主必須把眼光放遠,超越眼前的利害,從最終結果來把握德化的成效。見微知著、善於把握事物變化轉化是道家之所長。陳偉(167頁)所引《淮南子•泰族》“故事有利於小而害於大,得於此而亡於彼者。”《淮南子•要略》“《人間》者,所以觀禍福之變,察利害之反,鑽脈得失之跡,標擧終始之壇[31]也,分別百事之微,敷陳存亡之機,使人知禍之爲福,亡之爲得,成之爲敗,利之爲害也。”《淮南子•人間》“事或欲以利之,適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戶,不可不察也。”確與此段可相發明。雖在着眼點上不同[32],但論述方式有近似處。
第十章
凡
(動)民必訓(順)民心,民心有恆[33],求其養,童(重)義集理,言,此章也,【39】行,此文也,然後可逾(愉)也,因恆則固。察
(昵?邇?)則亡避,不黨則亡【17】怨,
(上)思[34]則□□。
這一章難解之處較多,難以歸納其大意。僅就一些關鍵詞的考察看,似乎還是在論述君民關係。君主的政治行動必須順民心,要使民心有恆,就要使其得到義理的涵養[35]。如果義理既有言之“章”、也有行之“文”,民衆就會愉快地接受。“因恆則固”可能意爲爲政者如能因民之“恒心”,其國家就會強固。以下三句意義不明。從“亡避”、“不黨”、“亡怨”這些關鍵詞看,似是指政治的清明。
“動”字,原文从“辵”从“童”,陳偉(168頁)認爲“動民”即“動用民衆”,傳世文獻中所見“順民心”往往和政治行動有關。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令順民心,則威令行。(《管子•牧民》)
明主之動靜得理義,號令順民心,誅殺當其罪,賞賜當其功,故雖不用犧牲珪璧祷於鬼神,鬼神助之,天地與之,擧事而有福。亂主之動作失義理,號令逆民心,誅殺不當其罪,賞賜不當其功,故雖用犧牲珪璧祷於鬼神,鬼神不助,天地不與,擧事而有禍。(《管子•形勢解》)
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呂氏春秋•順民》)
“重義集理”[36],至今爲止的研究,尚未釋出究竟何意。其實,“義理”或“理義”,在傳世文獻中極爲多見,就一般意義而言,“義理”有時指稱符合禮的精神、原理,有時指稱符合禮的儀式、規範。其用例除上引《管子•形勢解》外,還有:
聖人之求事也,先論其理義,計其可否。故義則求之,不義則止。可則求之,不可則止。故其所得事者,常爲身寶。小人之求事也,不論其理義,不計其可否,不義亦求之,不可亦求之。故其所得事者,未嘗爲頼也。(《管子•形勢解》)
人主出言不逆於民心,不悖於理義,其所言足以安天下者也,人唯恐不復言也。(《管子•形勢解》)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悦我心,猶芻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禮記•禮器》)
《禮記•禮器》的“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或許給我們在理解“言,此章也,行,此文也”時有一些啓發。即《尊德義》的“義理”可能指的就是有“文”有“章”的儀式規範。
“言,此章也,行,此文也”其他學者均句讀爲“言此章也,行此文也”,將“言”、“行”視爲動詞,恐不確,應該當作名詞。“此章也”、“此文也”和上文“此往(枉)矣”、下文的“此小人矣”、“此亂矣”之句式是一樣的。
第十一章
夫生而有職事者也,非教所及也。教其政【18】,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
(共)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學也,而不可矣(俟)也【19】。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尊仁,親忠,敬壯(莊),歸禮【20】。行矣而亡
(違),養心於子俍(諒),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
這一章毋庸置疑又回到了教。講對民施教的重要性,及教對人倫形成的重要作用。
“夫生而有職事者也,非教所及也。教其政,不教其人,政弗行矣”一句,遵從陳偉(170頁)的闡釋,意爲生而擁有的、天生的本能不用教。而在現實生活中,光教“政令”,不教人倫,政治無法施行。“故共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學也,而不可俟也,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一段,“
”字,從李零(186頁)、涂宗流、劉祖信(123頁)、劉釗(130-131頁)讀爲“共”。“矣”字,從陳偉(168頁)讀爲“俟”。筆者推測其意爲“人(人也是物)都是一樣的,卻有道德涵養深淺之不同,可以學的時候,不可以讓其等待,可以教時不去教導其民,民衆就不知所措[37]。《性自命出》的“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異,教使然也。”(簡9)《成之聞之》的“君子之於教也,其道民也不浸,則其淳也弗深矣。”(簡4)可作參考。“不可迪其民”的“可”,筆者懷疑渉下“不可”而衍。“可學也,而不可俟也。可教也,而不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的句式構造與下文“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 可從也,而不可及也”其實類似。
“尊仁,親忠,敬莊,歸禮”是“學”和“教”的結果。“行矣而亡
(違)”一句,“
”從李零(185頁)讀作“違”,即對“仁、忠、莊、禮”遵循之而不違反之。“養心於子諒”一句,可參《禮記•樂記》“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又見《禮記•祭義》)“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指“忠信”這種内在的道德倫理日益成長而混然不知。這裏的“忠信”和前引《禮記•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一樣,特指内在之德。
第十二章
民可使道【21】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桀不謂其民必亂,而民有【22】爲亂矣,爰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君民者,治民復禮民,余曷知?【23】
(送)勞之
(軌)也。爲邦而不以禮,猶
(御)之亡
(策)也。非禮而民悅【24】戴,此小人矣。非倫而民服殜(懾?),此亂矣。治民非還(懷)生而已也。【25】
這一章總體講如何治民,大體可以分爲兩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民可使道之……
勞之
也”,繼承上一章對民重在教導的思路,進一歩提出民不可強迫,而且“君民者”要以“禮”待民。第二部分“爲邦而不以禮……非還生而已也”。再次強調“禮”和“倫”的重要性。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見於《論語•泰伯》,顯然這是《尊德義》對經典的又一次引用。通過對照《尊德義》上下文意,我們得以確認,“不可使知之”並無愚民之意,同樣是“不可強”的意思[38]。“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是對“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的再次闡釋。丁原植(313頁)認爲“可從也,而不可及也”是“君”對“民”的姿態,“從”爲聽從,“及”爲干預。並引《管子•君臣》“是以上及下之事謂之矯”的尹知章注“及,預也”,指出此句意爲“可依順民心,而不可逞強”。
《成之聞之》有“是以民可敬導也,而不可弇也。可御也,而不可牽也”(簡15-簡16),可以說和此處恰成對照。
“爰不若也”,意義不明。李零(185頁)疑“爰”爲“受”錯字,“受”讀爲“紂”。“ 紂不若也”即紂不順民心。可備一說。
“君民者,治民復禮民,余曷知?
勞之
也”,“
”字原作“
”,整理者隷作“
”,此從陳劍(222頁)隷定爲“
”。這一句無論在字體判別、句讀,還是在編聯上都存在很多爭議。筆者雖然尚未得出充滿自信的結論,但認爲以下三種讀法,較具可能。
1.“君民者,治民復豊(體)民余,害(曷)?知
(離)勞之
(究)也。”“豊”,從陳偉(168頁)讀爲“體”,“民余”,不知何意。“君民者,治民復豊(體)民余”可能是某一句經典的引用,《禮記•緇衣》中有不少“君民者……”的句子。“曷?知23
(離)勞之
(究)也”是對上一句的解釋。“
勞”,或讀“離勞”、或讀“憂勞”、或讀“劬勞”[39],這裏暫從“離勞”的讀法,意爲“憂勞”,“究”爲“極端”之意。整句意思可能爲“爲何君民者既治理民衆又體恤民衆,因爲他們知道百姓憂勞之極”。這樣看來,“民余”的意思可能和“民憂”相關,《詩經•民勞》有“民亦勞止,汔可小休。……式遏寇虐,無俾民憂”可以參照。
2.“君民者,治民復體民,余曷知?劬勞之
(究)也。”還是將“豊”讀爲“體”,訓“曷”爲“何”,將“
勞”讀作“劬勞”,意爲“辛勞”。意爲“君民者,既要治民又要體民,我怎麽知道呢?是因爲百姓辛勞到了極點”,這是將整句當作經典的引用。
3.“君民者,治民復禮民,余曷知?
(送)勞之
(軌)也。”這裏將“豊”讀爲“禮”。將“
”讀爲“送”是採用裘錫圭的觀點,裘錫圭指出“‘送勞之軌’指人們送往勞來的軌度”,並擧《楚辭•ト居》之“將送往勞來,斯無窮兮”及《漢書•薛宣傳》“送往勞來之禮不行”爲證[40]。値得注意的是,《漢書•薛宣傳》指明“送往勞來”是一種禮,而《尊德義》此處,前有“治民復禮民”,後有“爲邦而不以禮”,因此“送往勞來”可能是對民加以勸勉之禮。所以,“送往勞來”或許是比較符合文意的讀法,現暫時取這一讀法。
《禮記•樂記》和《史記•樂書》均有“樂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裴駰《集解》:“鄭玄曰:言樂出而不反,而禮有往來。”因此
也很有可能讀爲“報”[41]。
有不少學者讀此句爲“君民者,治民復禮,民余(除)害智,
勞之
也。”這主要是因爲無法確認簡23和簡24是否可以聯接,而不得不這樣讀。通過《尊德義》整篇分析,我們得知其他地方都能合理地連接起來,因此排除了簡23和簡24與其他簡編聯的可能性。況且簡23的“治民”和簡25的“治民”看來是相互關聯的。
陳劍(第222-223頁)也認為簡23和簡24可以連讀,但他讀爲“君民者,治民復禮,民除害,知
(劬)勞之
(究)也。”問題是這樣讀的話,“民除害”和上下文沒有任何關係,主語也從君主轉向人民,下文有“爲邦而不以禮”,可見主語還是君主,中間插入“人民”作主語並不合適,故難信從。
“爲邦而不以禮,猶
(御)之亡
(策)也。非禮而民悅戴,此小人矣。非倫而民服殜(懾?),此亂矣。治民非還生而已也。”這一段,“悅戴”,從陳偉(163頁)的釋讀。其他釋讀、句讀,從陳劍(217頁)。“爲邦而不以禮,猶御之亡策也”,意義類似《禮記•禮運》“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非禮而民悅戴,此小人矣”說的是不靠禮而使民“悅戴”,這是小人的方法。“非倫而民服殜(懾?),此亂矣”,說的是不建立民倫而使民“服懾”,這是動亂的原因。這兩句話和簡1“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呼應起來。
“治民非懷生而已也”一句,“還生”從劉釗(132頁)、陳偉(163頁)讀作“懷生”,意爲“治民不是僅僅讓民衆安於生計而已”。《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有“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於是出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將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於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資者,不求豐焉,明徵其辭。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禮,未生其共。’於是乎大蒐以示之禮,作執秩以正其官。民聽不惑,而後用之。”可見“懷生”和“知禮”相比,是非常低的層次。“治民非懷生而已也”言外之意是應該讓民衆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君主應實施更多的道德感化和教育,纔能更好地治理民衆。這也扣緊了這一章重禮的主題,以此句作爲《尊德義》的結束,筆者認爲並無不可。
以上,依據廣瀬薫雄的編聯(稍有不同),將《尊德義》全文分作12章,對其思想脈絡進行了梳理,發現可以歸納出以下特徵。
第一,如果這一編聯正確,那麼依據以上分析,《尊德義》的主旨應是“君民關係論”或者說是“治民論”,有兩條比較清楚的線索,一是“人道”爲先,一是“教道”爲先。爲此,《尊德義》強調了君德的重要性及禮樂教化的重要性。雖然如此,《尊德義》的論述似不能集中於某個話題,有分散、反復之嫌。故稱不上一篇非常精緻的文章。
第二,《尊德義》雖然有其中心和主題,但文章構成有一個顯著的特徴,就是喜好引用當時爲人熟知的、成爲知識背景的經典語句。這些語句未必緊扣《尊德義》中心和主題,有時似是爲引而引。
第三,顯然,《尊德義》中包含了許多成爲共同知識背景的思想資源,如“反己”說、禮樂關係論、哀樂關係論、性情論等等,但因爲《尊德義》的重點不在於此,故沒有詳談。我們要了解《尊德義》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從與之相近的郭店楚簡儒家四篇(其餘三篇爲《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六德》)尋找共同點,釐清其各自的論述重點。這四篇是一個鬆散的集合體,彼此既相關又不同,只有確定了毎一篇在思想上的分工和位置,纔能對各篇作出更精確的闡釋。同時,《尊德義》的釋讀,不僅需要在儒家文献中,甚至有必要從道家文獻中尋繹其思想背景。例如,《尊德義》和《淮南子•泰族》的相似性就非常値得重視。
基於以上三點,《尊德義》不一定具有太多原創的思想,而是基於某種需要的資料整合。當然這只是一個推論,本文的目的在於爲《尊德義》做基礎性的考釋,這裏只是把問題提出來,留待本人或有興趣的學者作進一歩的研究。
该文已发表于《中国文字》新34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9年2月
[①]廣瀬薫雄:《郭店楚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補論》,簡帛網2008年2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3。以下簡稱“廣瀬薫雄” ,不再出注。
[②]陳偉:《〈大常〉、〈德義〉、〈賞刑〉三篇的編連問題》,《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3-108頁;陳偉:《〈賞刑〉校釋》,《郭店楚簡別釋》,第152-172頁。以下簡稱“陳偉”,不再出注,僅標頁碼。在《郭店竹書別釋》一書前,陳偉有多篇論文討論《尊德義》的簡序,在此,不一一提及,一切以《郭店楚簡別釋》爲準。陳劍:《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9-225퓡����º��Q��ꐄ��� �����ٳ�ע�������⣬���P��������壨1999�꣩�����㣨1999�꣩��������2000�꣩���ʷ����2000�꣩��Ϳ�����̈́����ţ�2001�꣩����ᓣ�2003�꣩�ȌW��Ҳ�����^�����}���ڴˣ���һһ�ἰ���Ʌ�Ҋ����ꐂ���ꐄ���Փ�ġ�
[��]���㣺��������У�xӛ����ӆ���������������Ї������W�����磬2007�꣬��183-184퓡����º��Q�����㡱�����ٳ�ע���H��퓴a��
[��]����C�����������\ጡ������������������ȉۑcՓ�ļ����σԣ�̨�����W���֣�1999�꣬��393퓡�
[��]��ᓣ���������Уጡ������ݣ�������������磬2005����125퓡����º��Q����ᓡ������ٳ�ע���H��퓴a��
[��]���Ճx����������xጡ����������о�������ʮ����1999�꣬��202퓡�
[��]����C����������ɢՓ�����������s�I����101���2�ڣ�2000�꣬��78퓡�����C�ڴ�����������1999�����Ҋ��
[��]������C�����������\ጡ�����393퓣����Ճx����������xጡ�����202퓣���ᓣ�125퓣���
[��]Ϳ�����������ţ������������������Уጡ���̨�����f��LjD��ɷ�����˾��2001�꣬��114-115퓡����º��Q��Ϳ�����������š������ٳ�ע���H��퓴a��
[⑪]ꐁ?����������ӛ�f�m̽�������Ї��܌W����21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2頁。
[⑫]顧史考:《讀〈尊德義〉札記(増訂篇)》,《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43頁。以下簡稱“顧史考”,不再出注,僅標頁碼。
[⑬]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282頁。以下簡稱“丁原植”,不再出注,僅標頁碼。
[⑭]相似内容亦見《韓詩外傳》卷四、《史記•禮書》。
[⑯]不過,通過與《性自命出》相對比,我們懷疑,“道四術”可能指的就是“人道”、“水道”、“馬道”、“地道”,這其中只有“人道”是可以再成長、再引導的,而其他三種已經固定的“道”只是由之、從之的對象而已。所以說“道四術,唯人道爲可道(導)也。其三術者,道之而已。”劉昕嵐和陳來就持此說。參見劉昕嵐:《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箋釋(上)》,《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1999年1期,第43-44頁;陳來:《郭店竹簡儒家記說續探》,第74頁。但陳來說《尊德義》的“四術”來自《性自命出》,恐未必。《性自命出》和《尊德義》可能運用了共同的思想資源。《性自命出》沒有詳細引述何謂“四術”,結果令人不明所以。陳偉(185頁)說“四術”是“天道”、“地道”、“人道”、“群物之道”,池田知久說是“天道”、“地道”、“人道”、“鬼道”,參見池田知久:《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中的“道之四術”》,《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71-320頁。
[⑲]簡11和簡26相聯,是陳偉(105頁、155頁)的意見。
[⑳]這兩處“節欲”,本作“節用”,從王念孫讀“節欲”。參見王念孫:《讀書雜誌》,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54頁。
[21]“日引邪欲而澆其天和”,本作“日引邪欲而澆其身。夫調”,從王念孫說改,參見王念孫:《讀書雜誌》,第889-890頁。
[23]《尊德義》沒有說到“天”,但《語叢一》的“知天所爲,知人所爲,然後知道,知道然後知命。”與《尊德義》“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後知道”接近。
[24]李天虹:《郭店竹简与传世文献互徵七则》,《江漢考古》2000年第3期,第83-84頁。
[26]田煒:《上博簡叢考》,簡帛文獻與思想史研究讀書班論文,中山大學,2008年1月12-13日,第1-2頁。
[27]陳劍(218頁)指出《淮南子•泰族》有“民化而遷善”、“日化上遷善”,與“進善安化”類似。這是《泰族》和《尊德義》有關的又一例證。
[28]但李零的斷句是“反之此,枉矣”,恐不確,下文有“此小人矣”、“此亂矣”,可成對照。
[29]最近査到“涂宗流、劉祖信”(136頁)也補作“不〔德〕則弗懷”,看來前賢已著先鞭。
[30]本無“上”字,從從王念孫說加,參見王念孫:《讀書雜誌》,第834頁。
[31]“壇”當讀作“轉”,詳見陳偉(167頁)。
[32]如《淮南子•要略》“察禍福利害之反,考驗乎老莊之術,而以合得失之勢者也”所說的那樣,《淮南子》是將“利害之反”和“老莊之術”聯系在一起的。
[35]這個“養”恐非普通的衣食之養,而是道德涵養,如下文有“養心於子俍(諒)”。
[37]顧史考(546頁)讀“不可矣”爲“不可已”,即不可終止,也是値得參考的見解。
[38]詳細分析可參廖名春:《新出楚簡與〈論語〉研究三題》,成均館大學儒家文化研究所編:《儒家文化研究》第8輯,2007年,第82-90頁。
[40]���a�磺��ጹ������е���Щ�������ֺʹӡ��������ӡ�����֮�֡����͵���W�����īI�c�������о����ľ����������īI�c�������о����ڶ����Ϻ����͵���W�����磬2008�ꡣ��8-9퓡�
[41]�x�������Ǐ���ԣ����Ҋ����Ҋ����ԣ���������������о�����һ�?���־�����̨����ˇ��ӡ���^��1999�꣬���w�ԡ�֮�ڣ�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