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杜维运:《傅孟真与中国新史学》,《当代》(台北)第116期,1995年12月。
[②]杜正胜:《序》,《新学术之路》(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1998年。
[③]杜正胜:《新史学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
[④]杜氏在文章标题中径称“傅斯年的史学革命”,文中说傅氏“给近代中国的史学带来震撼性的革命”。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第12期。同时参看《无中生有的志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成立》,《新学术之路》(上册),第1-41页。
[⑤]参见劳干:《傅斯年先生与近二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大陆杂志》(台北)第2卷第1期,1951年1月。
[⑥]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102页。
[⑦]王汎森:《历史研究的新视野:重读<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古今论衡》(台北)第11期,2004年9月。
[⑧]谢泳:《回到傅斯年》,《二十一世纪》(香港)第61期,2000年10月。
[⑨]详参王晴佳《台湾史学的“变”与“不变”:1949—1999年》,《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1999年12月。
[⑩]沈刚伯:《史学与世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上册,1968年10月。
[11]余英时:《< 历史与思想>自序》,《史学、史家与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126页。
[12]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史学、史家与时代》,第142—143页。
[13]刘俐娜:《试析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现代性及其局限》, 布占祥、马亮宽:《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黄波:《要不要“回到傅斯年”?——“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斗争”的再解读》,《博览群书》2004年第2期。
[14]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绪论,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第2页。
[15]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自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2页。
[16]Georg. G. Iggers and Harold T. Park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storical Studies,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80,pp.4-6.
[17][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18]何兆武、陈启能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19]Earle Wilbur Dow, Features of the New History: Apropos of Lamprecht's "Deutsche Geschichte"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3, No. 3. (Apr., 1898), pp. 431-448.
[20]学界一般将现代中国史学视为一个单线演化的过程,从梁启超到胡适、郭沫若是前后相继的一条线,属于同一主体的不同阶段。最近王学典提出,现代中国史学实际上存在“新史学”与“新汉学”两种形态、两条线索,二者相互竞争、彼此纠葛。这就突破了长期流行的单线论,对现代史学进程有了更精准的把握。详参王学典:《“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21]详参陈峰:《趋新反入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文史哲》2008年第3期。
[22]梁启超:《续译列国岁计政要叙》,《时务报》1897年7月20日,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3册。
[23]引自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史学史研究》1982年4期。
[24]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675页。
[25]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252页。
[26]《章太炎来简》,《新民丛报》1902年第13号。
[27]汪荣宝:《史学概论》,《译书汇编》1902年第9、10期。
[28]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第675-713页。
[2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6页。
[30]蔡元培:《序》,《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1919年3月18日),《蔡元培全集》第3卷,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第271页。
[31]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32]《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整理国学计划书》,《北京大学日刊》第720号,1920年10月19日。
[33]恒慕义:《中国史学家研究中国古史的成绩》,《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444页。
[34]林同奇:《第三期的中国学术思潮》,《战国策》第14期,1940年11月。
[35]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傅杰编:《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5页。
[36]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60页。
[37]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曹毓英选编:《钱基博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38]参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4-384页。
[39]贺昌群:《哀张荫麟先生》,《理想与文化》第2期,1943年1月。
[40]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读书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1932年3月。
[41]李大钊:《史学要论》,《李大钊史学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42]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3]中国历史研究会编:《中国通史简编》,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3页。
[44]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页。
[45]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9页。
[46]素痴:《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大公报》1932年1月4日第8版。
[47]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1、4页。
[48]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页。
[49]详参陈峰:《〈食货〉新探》,《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和《两极之间的新史学——关于史学研究会的学术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0]《分工研究的方法》,《食货》第2卷第2期,1935年6月。
[51]陶希圣:《食货学会本年六项工作草约》,《食货》第1卷第6期,1935年2月。
[5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53]《发刊词》,天津《益世报》1935年4月30日第11版。
[55]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学林》第4辑,1941年2月。
[56]关于唯物史观派对史料学派的认同,可参看王学典:《从偏重方法到史论并重——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科学的变动之一》,《文史哲》1991年第1期;《从追求致用到向往求真——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科学的动向之一》,《史学月刊》1999年第1期。
[57]详参刘秀俊:《实证与诠释的会通——20世纪前半期中国留美史家群体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8-42页。
[58]详参陈丰:《“年鉴派”和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读书》1993年第12期。
[59]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第378页。
[60]参见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历史研究》2001年3期。
[61]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
[62]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8页。
[6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64]傅斯年:《致胡适》,《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39页。
[65]傅斯年:《谈两件〈努力周报〉上的物事》,顾潮编:《顾颉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9页。
[66]陈寅恪:《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8页。
[67]陈寅恪:《与妹书》,《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11页。
[68]汪荣祖:《五四与民国史学之发展》,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1页。
[69]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0、243-249页。
[70]陈垣:《考证篇第六》,《胡注通鉴表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98页。
[71]何兹全:《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2]王家范:《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1期。
[73]傅斯年:《〈史料与史学〉发刊词》,《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35页。
[75]孔祥成:《历史语言研究所学人的史料观——解读1928—1948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东方论坛》2002年第5期。
[76]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中古自然经济》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1948年。
[77]傅斯年:《故书新评》,《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17页。
[78]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8页。
[79]傅斯年:《致王献唐》(1931年4月20日),《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101页。
[80]余英时:《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426页。
[81]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7册,黄山书社,1994年,第357页。
[82]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7册,第356-360页。
[83]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5卷,第9页。
[84]傅斯年:《致王献唐》(1930年9月13日),《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92页。
[85]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88页。
[86]王晴佳:《中国二十世纪史学与西方——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新史学》(台北),第9卷第1期,1998年3月。
[87]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6—7页。
[88]徐复观:《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学术与政治之间》,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第427页。
[89]钱穆:《发刊词》,《新亚学报》第1期,1955年8月。
[90]《傅故所长孟真先生手迹(二)释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第205页。
[91]详参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兴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3-294页。
[92]《傅斯年信、电五十六通》,1931年12月31日,《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7册,第406页。
[93]详参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总第26期)。
[94]参见《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7册,第409-410页;《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121页。
[95]张荫麟:《跋< 梁任公别录>》,《思想与时代》第4期,1941年11月。
[96]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110—118页。
[9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13—314页。
[98]素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大公报》1929年2月11日第8版。
[99]童书业:《新汉学与新宋学》,《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77-780页。
[100]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章程》,《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369页。
[101]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
[10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卷3,1914年1月25日,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96页。
[104]唐德刚:《胡适杂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2年,第148页。
[105]鲍霁主编:《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年,第296、297 页。
[106]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107]王国维:《序》,桑原骘藏:《东洋史要》,樊炳清译,上海:东文学社,1899年。
[108]傅斯年指出:“考定一书的时代,一书的作者,一个事件之实在,一种议论的根据,虽是文学史中的问题,也正是通史中的事业。”见其《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8-9页。
[109]杨堃:《关于民俗学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2期。
[110]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第1卷第2期,1934年12月。
[111]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抄》(甲集三册)顾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12]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第118、119号,1906年,收入《王国维遗书》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653、654页。
[113]余英时:《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416页。
[114]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第18期,1924年2月22日。
[115]李璜:《敬悼胡适之先生》,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87页。
[116]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12页。
[117]傅斯年:《历史语言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118]傅斯年:《毛子水〈国故与科学的精神〉识语》,《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1日。《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62页。同时参见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20]伯伦汉:《史学方法论》,陈韬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95页。
[121]伯伦汉:《史学方法论》,第497-498页。
[122]参见[法]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合著,《史学原论》,李思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214-224页。
[123]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124]鲍绍霖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125][英]G·P·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876页。
[127]李济:《傅孟真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王为松编:《傅斯年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128]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文存》第3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204页。
[129]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1页。
[130]王静如:《二十世纪之法国汉学及其对于中国学术之影响》,《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8期,1943年8月。
[131]芮逸夫:《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人类学集刊》第1卷第1期,1938年2月。
[132]芮逸夫:《释甥之称谓》,《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1月。
[133]全汉升:《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1948年。
[135]胡适:《胡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97-198页。
[136]参见何炳松译鲁滨逊《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4年)的前言。
[137]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321页。
[138]傅斯年:《致蔡元培、杨杏佛》,《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119-120页。
[139]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140]详参尚小明:《中研院史语所与北大史学系的学术关系》,《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141]《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20年至21年度),北京大学档案馆,案卷号BD1930014。
[142]程巢父:《仁者之怀》,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8l页。
[143]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机构的建制与运作》,《史林》2007年第 3期。他还批评道:作为代表国家最高史学专业机构的史语所,应当成为本学科领域各派前沿学术的共同表演舞台,而实际上它却只成一种风格或学派的代言,只是科学实证派一家的活动身影。
[144]诵甘:《纪念钱师宾四先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145]参见曾宪通编选:《郭沫若书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48页。
[146]1947年5月22日胡适日记中留下一份人文组候选人的名单。见沈卫威编:《胡适日记》,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147]王戎笙:《傅斯年与郭沫若》,《文史哲》2005年第3期。
[148]傅斯年:《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独立评论》第188号,1936年2月16日。
[149]转引自桑兵:《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陈啸江曾公开讥刺傅斯年的及史语所的学术做派,详见陈啸江:《编后》,《现代史学》第1卷第3、4期合刊,1932年5月。
[150]王学典:《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151]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法》,《学衡》第2期,1922年2月。
[152]汪东:《新文学商榷》,《华国》第1卷第2期,1923年10月。
[153]桑兵:《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4期;《民国时期的老辈》,《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15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156]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157]沈刚伯:《史学与世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0本上册,1968年10月。
[158]余英时:《< 历史与思想>自序》,《史学、史家与时代》,第123-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