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顺福,1967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契先生与杨国荣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等研究;承担国家、教育部及省级等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数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文史哲》、《北京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江西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
学历:
哲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1996
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研究(2001/10-2003/9)
韩国高丽大学访问学者(2007/9-2008/8)
荣誉: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德国埃尔夫特大学客座教授
开设课程:
《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道家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讲座》
出版著作:
《人性的历程——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
《儒家文明论坛》(第四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形而上学导论:一种关于道的哲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儒家道德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承担课题:
沈顺福,2020年,儒家心灵哲学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FZXA005。
沈顺福,2016,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6JJD720009。
沈顺福,2015,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BZX052。
沈顺福,2015,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及其现代意义,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项目批准号:15CWHJ15。
沈顺福,2011,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编号:11@ZH009。
沈顺福,2010,What is a good life?,项目编号:kyxm-46996。
沈顺福,2008,形而上学导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7JHQ0026。
沈顺福,2005,儒家德性伦理研究,山东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
沈顺福,2004,儒家文化哲学研究([2004]527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
沈顺福,2004,“儒学德性论研究”(“儒学及其文化价值论研究”(05JJD720004)之子课题,项目总主持人李景林教授)
沈顺福,1998,道家与魏晋佛学,(道家与中国哲学之一,项目主持人孙以楷教授)
发表论文:(部分)
1.《普遍性与具体心:论董仲舒的人学观》,《齐鲁学刊》2022年第2期。
2.《传统儒家心论及其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3.《天理与儒家人类本质论》,《江淮论坛》2021年第6期。
4.《论理学工夫的本质》,《复旦学报》2022年第1期。
5.《反思与群己之辨》,《学术界》2022年第1期。
6.《志与生存之超越》,《孔子研究》2021年第5期。
7.《善性与荀子人性论》,《求索》2021年第4期。
8.《论传统儒家的生存之“思”》,《河北学刊》2021年第3期。
9.《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人文杂志》2021年第3期。
10.《理解即感应——论传统儒家诠释原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11.《论理学的实践意义》,《东岳论丛》2019年第12期。
12.《二程与心学》,《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3.《论责任伦理的基础》,《齐鲁学刊》2019年第5期。
14.《顺观与逆观:论王夫之观察世界的两种方法》,《船山学刊》2019年第4期。
15.《试论传统儒家意识产生的机制》,《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4期。
16.《感应与传统儒家的乐教原理》,《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
17.《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
18.《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江淮论 》2019年第3期。
19.《论传统儒家诠释学:以方以智为中心》《人文杂志》2019年第3期。
20.《朱熹哲学的内在矛盾》,《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21.《论德的来源》,《社会科学家》2019年第1期。
22.《性即气:《庄子》人性思想之内涵》,《河北学刊》2019年第1期。
23.《“自然”与必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6期。
24.《Humanism:人文主义还是人道主义》,《学术界》2018年第10期。
25.《从人文主义儒家到人道主义儒家》,《孔子研究》2018年第3期。
26.《华严宗的“事事无碍”与万物互通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5期。
27.《作为摹状词的“< 老子>之道”》,《哲学动态》 2018年第2期。
28.《论儒家哲学的两个传统》,《周易研究》 2018年第1期。
29.《论陆、王心学之异同》,《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30.《朱熹之学:理学抑或心学》,《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
31.《试论传统儒家制度的伦理基础》,《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4期。
32.《论程朱理学之异同》,《中州学刊》2017年第4期。
33.《天主人从:前孔子时期的天人观及其原因》,《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34.《原始儒家为什么不论天道?》,《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
35.《本源论与传统儒家思维方式》,《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36.《魏晋天人一体论生成的义理脉络》,《求索》2017年第2期。
37.《主体与德性:试论传统儒家主体性问题》,《学术界》2017年第2期。
38.《性即气:略论汉代儒家人性之内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9.《论儒家心灵哲学纲领》,《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1期。
40.《试论中国早期儒家的人性内涵——兼评“性朴论”》,《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41.《信他与信我——中西信仰观之比较》,《东岳论丛》2015年第8期。
42.《张载气论研究》,《齐鲁学刊》2015年第2期。
43.《善与性:儒家对善的定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44.《生存与超越: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学术界》2015年第1期。
45.《德性与儒家伦理学精神》,《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期。
46.《人心与本心——孟子心灵哲学研究》,《现代哲学》2014年第5期。
47.《儒家情感论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48.《儒家道德本源论辨析》,《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49.《自然与中国古代道德纲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50.《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荀子心灵哲学研究》,《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51.《性本还是心本?——论胡宏哲学主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52.《自然与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纲领》,《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1期。
53.《从半神到人到神:儒家圣人观的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13第12期。
54.《印度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方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55.《试论德性论的吊诡》,《中国哲学史》2013第3期。
56.《“性”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
57.《道家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吗?》,《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58.《存在的意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社会科学辑刊》2012第5期。
59.《孟子与“疑经”时代》,《学术月刊》2012第4期。
60.《天、象、辞与< 易传>哲学基本问题》,《周易研究》2012第2期。
61.《精神与生存——中西哲学对话》,《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62.《孔子“正名”新解》,《齐鲁学刊》2011第3期。
63.《论魏晋玄学形而上学的特点及其贡献》,《东岳论丛》2011第3期。
64.《论恶的本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65.《理是一还是多?》,《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66.《概念如何通用?——也谈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67.《试论自然与自由之异同》,《文史哲》2010年第2期。
68.《现象与知识的增长》,《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