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由中国山东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中德十余所高校的28位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包括中方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袁世硕,教授王学典、守继鸣、杜泽逊和王平,复旦大学黄霖、南开大学李剑国等教授,以及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普塔克教授和维尔茨堡大学安如峦教授等8位德国学者。 上午9时,由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宁继鸣教授主持开幕式,对远道而来的普塔克教授一行人致谢,并且简要回顾了山东大学与德国学术方面的交流渊源,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打开双方的合作大门。随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教授致辞,明确提出此次研讨会构建了儒学研究与传统小说分析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也同样是中国儒学院迈向国际化的关键发展策略。
现代文学研究泰斗袁世硕先生在研讨会上首先做了题为“‘以神道设教’观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报告,由萧相恺教授进行评议。在报告中,袁先生深入分析了特定观念与设定文学领域的深刻辩证关系,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普塔克、萧相恺、安如峦等教授也分别就“元明小说与其他文献里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古小说与儒家思想杂谈”和“晚明白话小说中的塾师”等课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介绍与探讨。
“这次的国际研讨会是儒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的第一次合作,同时是山东大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发展传统学问研究指示的举措之一。”王学典教授表示,“会议也表明大陆儒学研究已经进入到政治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治儒的局面中,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公共话语中心,也是学术界从抽象的思想史研究过渡到具体领域具体探究儒学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共同深入探讨儒学不可或缺的契机。”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和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承办,历时一年筹备。10日、11日进行两天的学术报告交流,12日将赴孟府进行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