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下午,潍坊寒亭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宝辉应邀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915室,为我院民俗学师生举办“狐仙传说的‘在地化表现’——以鲁中寒亭地区禹王台为个案”的讲座。讲座由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主持,文史哲研究院院长傅永军教授为张宝辉先生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在座的各位都是职业民俗学者,我是业余的民俗爱好者。以前都是你们跑到乡下田野听我讲故事,这回是我从乡下跑到大学,把讲故事的场子摆到了山东最高学府。”张宝辉先生的讲座以幽默开场。他从寒亭区禹王台的古今变迁、建筑格局、人文遗迹以及相关文献记载说起,认为以禹王台为中心,周边乡土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狐仙文化信仰圈”。他通过在当地多年采录的大量狐仙传说故事,如狐仙报恩、狐仙抗日以及与狐仙有关的母爱故事等,结合与狐仙信仰相关的多种民俗活动,总结出当地狐仙文化的四大特点,即“以邻为伴,各自为政;大难临头,倾巢相助;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整场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博得掌声阵阵。
随后,讲座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刘宗迪教授就中国古代狐仙信仰的源流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进行阐发,李万鹏教授则分析了山东地区狐仙信仰的文化特征与区域差异,他们与张宝辉先生的田野研究相得益彰。大家意犹未尽,原定两小时的讲座延至3小时。
我院民俗学研究所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民俗学高层论坛”、“民俗学与当代社会发展”两大讲座系列,此次讲座为“民俗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系列讲座之六”。据悉,民俗学研究所师生将于近期赴禹王台地区就狐仙传说进行比较深入的田野考察。
小链接
潍坊市寒亭区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历史悠久,民俗资源深厚,其风筝与年画、柳毅与小龙女、寒浞与嫦娥、禹王与狐仙等“四大文化”名闻遐迩。我院民俗学研究所自2001年起多次前往调研民俗,并于去年与寒亭区政府签订协议成立“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以基地挂牌的形式使双方建立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