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圆满结业

    时间:2020-08-06 作者:蒙锦贤 

    8月3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山东省民俗学学会、《民俗研究》编辑部、《节日研究》编辑部共同承办的“山东大学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圆满落下帷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王学典出席了结业典礼并致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全体教师,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参加了仪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加华教授主持了结业仪式。

    在结业仪式上,王学典教授对授课专家、民俗研究教师团队、会务组全体人员和暑期班学员们的支持和付出表示感谢,并结合民俗学、历史学的研究现状,强调当前民俗学研究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高度重视概念,高度重视问题意识,加速推进并实现民俗研究从事象描述到理论概括的转变。随后,本科生代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王琛佳、硕士生代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刘雨嫣、博士生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程浩芯分别代表各学段学员汇报了学习收获,并向主办方和会务组表达了感谢。

    本次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作为召集人,面向全国相关专业的在读学术型硕、博士研究生和在读优秀本科生公开招生,共有来自24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1020名本、硕、博不同学段的同学报名参加,最后遴选了113名正式学员参加此次暑期线上研修活动。为全力实现教学目标,此次暑期学校特别邀请了来自民俗学、民间文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国内顶尖学者刘铁梁、高丙中、刘晓春、陈泳超、王晓葵、徐赣丽、吕微、施爱东、巴莫曲布嫫、赵世瑜、刘志伟、郑振满、李松、徐新建、杨正文作为讲座专家。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团队张士闪、王加华、朱以青、刁统菊、李浩、龙圣、朱振华、李海云、任雅萱、林海聪等全程参加了相关课程活动。

    根据精心组织和认真筹备,本次暑期学校研修课程总体上设计为前沿理论、田野研究、民间文学、民间文献和民族研究等5个版块。

    在“前沿理论”的授课与讨论中,在刘铁梁教授讲述了“民俗的主体性”“交流式民俗志”后,同学们热烈讨论了“如何在田野中体现民俗的主体性”“个人叙事材料的使用”等问题。高丙中教授阐发了“民俗”作为一个现代的集合概念,并论述了“民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区别,学员们分别从学科发展、学科界限、危机意识、现代学术跨学科的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刘晓春教授讲述《金枝》的“祛魅与复魅”问题引起了学员们对于神话性、风险社会、现代神话、媒介叙事、神圣性叙事、创造神话等话题热烈的讨论。

    在“田野研究”的授课与讨论中,陈泳超教授分享了自己从文献研究到田野研究的治学过程与心路历程,分析了传说动力学中的差异性动力和整体性动力。王晓葵教授从“民俗学的本质与基本方法”“灾害民俗学”两方面进行了讲述。徐赣丽教授聚焦“乡村田野如何进行”“为何要重视城市”“城市田野如何进行”三个问题展开了论述。针对该版块的学习,学术沙龙围绕传说如何建构“地方”、田野工作者的素质和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术问题和城市田野研究如何进行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民间文学”的授课与讨论中,吕微研究员循着“自由意志”这一公理讨论了“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的问题,围绕民俗学界针对“社区主义”概念展开的学术对话予以进一步回应和延伸。施爱东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两种研究范式以及“形态学”“故事形态学”和“功能”等研究概念,学员们提出“共时研究中人的作用的体现”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为题,重点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定义,阐明了作为复数的“人”和“过程”两个理念,解答了学员提出的“应如何理解非遗项目之间的等级差别”等问题。

    在“民间文献”的授课与讨论中,赵世瑜教授论述了“民俗等于口头传统吗”“文字何时有了‘帮助’乡民生活的需要”等问题,学员们在讨论环节提出“民间文献在民俗学学科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刘志伟教授围绕“通过阅读族谱材料来考虑如何将书写材料置于口头传统视野中”的话题,带领学员阅读了苏洵所编族谱中的《谱例》,讨论口头传统如何转变为文字传统等问题。郑振满教授讲述了民间历史文献的性质、类型和源流,并探讨了如何搜集和解读民间文献等问题。同学们在学术沙龙中围绕口头传统与文字传统的关系、怎样理解族谱文献中的祖先传说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民族研究”的授课与讨论中,李松研究员以《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项目工作和《中国节日志》项目设计为例,阐释了应该怎么来看待我们的文化生活,如何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等问题。徐新建教授结合热贡唐卡的调研和思考,对“民俗”概念展开了追问和反思,讨论了“民族”“民间”和“俗界”三个关键词,阐述了民俗人类学的跨界研究等问题。杨正文教授阐释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研究的学术意义,并讨论了“流动性”和“文化并接”等问题。同学们在课后的学术沙龙中讨论了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转型与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等问题。

    此次暑期学校总共包括15场专家授课、5场线下专题学习和5场学术沙龙,使得学员们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法,课前阅读丰富的学术文献,对每个专题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以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并在每个专题授课结束后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外,暑期学校期间通过“民俗研究”等公众号累计发布了15篇讲座纪要、5篇学术沙龙纪要和105篇学员听课感想摘选,学员通过线上交流发布的文字讨论稿累计超过12万字。

    本次暑期学校涵盖了民俗学研究领域前沿的、核心的理论思索与学术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议题,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一是专业背景的多样性。暑期班的授课专家和学员们的专业背景多样,学历层次丰富,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提出疑问,在跨学科、跨专业、跨校际的学术对话中,推动着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激发了各学科发展的活力。二是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为了带领不同专业的学员走进民俗研究的世界,主办方精心设计了全面且系统的教学课程,既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兼顾前沿的学术问题,既讲授实践性的研究方法,也开展理论性的概念探讨,讲授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民俗学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民俗志写作、田野调查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口头传统与叙事、民间文献收集与研究、多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实践民俗学、都市民俗学等等。三是学术训练的集中性。“阅读—听讲—互动—讨论—书写”紧密结合的教学设计及其所带来的集中性学术训练是本次暑期学校的一大特色,会务组在授课前将专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发送给学员,学员进行一天的线下阅读,带着思考和问题聆听各大版块专家的线上讲座,并在每讲课后进行良好的互动,专题结束后设有整个下午的学术沙龙,师生们围绕讲座主题和预设的问题进行学术对话和交流,并在专题的学习和研讨结束后提交书面感想。四、学术交流的丰富性。学术互动、交流和讨论是暑期班的重要环节,在讲座互动和学术沙龙中,除了口头问答,学员们还以文字的方式在“聊天框”进行提问,会务组将问题进行整理并汇总成册,供大家后期进一步交流和思考。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相信通过此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一定会激励更多青年学者,投身于广阔无垠的田野中国,进一步推动民俗学、民间文学和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