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资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推进会在京召开

    时间:2024-05-17 作者:

    5月14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三交”史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编纂委员会主任潘岳出席会议并讲话。

    潘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强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一项具体任务,对于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基础具有深远意义。

    潘岳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持续加强与“三交”史研究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攻关,深入开展分区域“三交”史研究,不断优化相关研究方法和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在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学术水准、加强编写保障、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下一阶段各项编纂任务落实到位,以“三交”史编纂工程的丰硕成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三交”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学玉出席会议。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三交”史各分卷主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及暨南大学分管《史料》工作的负责同志、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国家民委审批设立了“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作为服务决策、学术研究、培养人才的重要民族研究机构和科研创新平台。2023年底,国家民委办公厅公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2024-2026年周期)名单,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入选。在2024-2026年建设周期内,儒学院将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重点建设口径,抓住儒学研究、海岱考古等兼具山东地域文化特色和中华民族共通文化意义的重大议题,深入研究总结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揭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规律,把握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