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至10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民俗研究》编辑部、《节日研究》编辑部协办,“学科分工与学术协同:非遗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组织专家学者围绕非遗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展开学术研讨。
9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916会议室举行。由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主持,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温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和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王加华回顾了山东大学在非遗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特别感谢长期以来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学者。他表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强与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非遗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
本次论坛包括七个板块,即六场主旨报告和一场青年论坛。主旨报告第一场,由山东大学教授王加华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与谈。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以“文化遗产学何以可为”为题,强调非遗学科需放在文化遗产的大框架中考虑,建立文化遗产学有助于明确非遗学与物质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以“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与非遗研究的学科属性”为题,认为非遗学的建立有赖于文化遗产学的整体构建,应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非遗学科的学术发展。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为题,认为非遗学科需明确本质属性,构建学科概论,明确学科边界,促进学理探讨与保护实践的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以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及实践为例”为题,认为非遗学科建设应从非遗本位立场出发,结合文化政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方法论体系。
主旨报告第二场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廷信主持,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与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以“批判性非遗研究的重要性”为题,认为民俗学者应在非遗保护中保持冷静与责任感,应注意反思与遗产相关的多重权力格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性反思”为题,认为非遗作为农业社会的整体性知识体系,更适合作为学科群而非单一学科。武汉大学副教授李向振以“以‘非遗’为研究对象就是非遗学吗?从当前民俗学学术危机看非遗学学科建设”为题,认为非遗学应借鉴社会学等成熟学科的经验,关注非遗与整个世界的关联,围绕现实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知识生产。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以“从礼俗互动看民俗学的学科立场与跨界对话”为题,主张民俗学应坚持民间立场和自下而上的视角,明确学科使命,守护下层文化,促进民俗学与非遗学的健康发展。
主旨报告第三场由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与谈。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以“同构·互构·重构:非遗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散点思考”为题,强调非遗学科建设应关注教育知识体系的重构,提倡非遗教育应接地气、具有实操性,以吸引年轻人参与。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为题,分析非遗学科建设现状与困境,认为非遗名词审定工作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以“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结构”为题,认为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应包含传承主体、讲述行为、文本、文化场所与生活习俗五个方面,民间文学非遗教材建设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以体现其完整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以“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为题,强调民间文学非遗保护应关注讲述与民俗场的恢复,促进非遗保护与民间文学研究的互动与融合。
主旨报告第四场由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刚与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户晓辉以“现代文明理念下的非遗学构想”为题,认为非遗学作为新兴之学,应兼顾理念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非遗保护推动现代文明建设。辽宁大学教授周福岩以“非遗与生活的自我主义”为题,从现象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探讨非遗的生活性,强调非遗不应仅被视为世界性的景观,而应回归其生活本质。内蒙古大学讲师马星宇以“书写非遗的历史”为题,认为非遗研究可以促进理解区域社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同时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历史依据。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乐以“炉瓶三式: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为题,认为非遗作为文明对话与交融的载体,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交流,更是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的传播,非遗的在地化过程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形成了共同的美学情境和价值追求。
主旨报告第五场由山东大学副教授林海聪主持,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与谈。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以“中国非遗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路径探究”为题,认为非遗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需要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构建非遗学科共同体,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青岛大学教授李传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保护研究——以青岛市为例”为题,认为非遗学科建设应与地方立法相结合,通过明确保护原则、完善保护机制、强化监管与处罚等措施,为非遗学科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青岛大学教授马光亭以“高校非遗教育中的学科合作实践——以二十四节气为例”为题,认为应将民俗学、美术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入非遗教育中,通过协同合作,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共同促进非遗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汪欣以“艺术学科理论视野下的非遗研究:构建以艺术学科为依托的非遗学科体系为题”,分析艺术类非遗的性质、非遗学科的定位及需求,阐述艺术学科在非遗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民族志方法、文本研究、语境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等,认为要构建以艺术学科为依托的非遗学科体系,就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术共同体,共同推动非遗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主旨报告第六场由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潘斌主持,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与谈。山东大学教授张剑以“‘强意愿’缘何导向‘弱行为’:农村文化自组织参与机制研究”为题,以德州市武城县祝官屯村运河文艺队为案例,分析了农民对于农村文化自组织表现出从强参与意愿导向弱行为的转变。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毕雪飞以“绍兴舜王庙会社戏的保护与传承:以绍兴市虞舜文化研究会工作为中心”为题,以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阐述了绍兴市虞舜文化研究会在当地舜王庙会社戏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核心作用。广州大学教授董波以“论‘仪式展演’概念的生成过程与发展脉络:基于仪式研究的本土化实践”为题,探讨“仪式展演”概念的生成过程与发展脉络,并基于仪式研究的本土化实践予以深入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健以“日本民俗文化财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为题,介绍了日本民俗文化财概念从“民俗资料”到“民俗文化财”再到增加“民俗技术”类别的不断完善,认为有效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青年论坛在9日晚间举行,由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朱振华主持,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与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毛晓帅以“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的版权保护问题再思考”为题,认为当前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中存在版权保护过度的问题,这背离了非遗保护的初衷,因为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技术、知识与实践的传承,而非具体作品的版权保护,过度强调版权保护会导致文化垄断和区隔,阻碍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山西大学副教授侯姝慧以“非遗学科建设语境中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为题,认为民间文学应重视与非遗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研究对象,更新研究理论与方法,以适应中国式现代文化发展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张兴宇以“从文化中间人到非遗共同体:新时期高校非遗人才培养的可能路径”为题,认为高校非遗人才培养应定位为文化中间人,既是非遗知识的阐释者、传播者,也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纽带。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李生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会化’传承:以贵州‘村BA’‘村超’为核心分析案例”为题,认为节会化传承为非遗提供了新场域与模式,促进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但也需警惕过度展演对非遗精神价值的影响。烟台大学讲师李晓宁以“作为城市社区民众交流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北京方庄小区民间艺术馆的非遗实践为核心”为题,认为手工艺品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根植于乡土社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其传承方式逐渐转变为社区公共空间内的认同生产,成为城市社区新型交流方式。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楚国帅以“文化遗产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齐鲁师范学院文化遗产专业为个案”为题,介绍了该专业以历史学为学科基础,以文化遗产为专业方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专业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探索。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周连华以“论山东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为题,回顾了该专业从探索积淀、方向拓展到专业获批的历程,以及通过非遗研修培训计划、外出专业考察等方式强化专业建设的诸多举措。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研讨落下帷幕。张士闪代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向拨冗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达诚挚谢意,并期待今后加强与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密切合作,以问题意识为先导,以现实需求为依据,共同探索非遗学科的结构体系、学术定位、理论方法与人才培育等,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周腾 图片:梁秋实、金志贤、许爽、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