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仪礼》研究的相关问题暨古典学术研究方法座谈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11-27 作者:

    2024年11月26日上午,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汉籍与汉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仪礼》研究的相关问题暨古典学术研究方法座谈会”在知新楼A座1916室举行。本次座谈会由清华大学历史系长聘副教授马楠主讲。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承略担任主持人、评议人。古典文献研究所副教授江曦、副研究员郭超颖以及来自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的3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马楠老师首先围绕“《仪礼》研究方法与新见清华简《大夫食礼》的启示”展开。《仪礼》主要记载各种礼仪场合的仪节,涵盖早期中国政治社会生活各方面礼仪,是中国早期经典中阅读难度较大的专门类文献。《仪礼》传世篇目计十七篇,根据各篇目的具体内容,大抵形成了事类和等级两种分类标准,以及刘向《别录》次第、大戴次第和小戴次第三种经文排列方式。

    马楠老师强调,分节是《仪礼》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事类和等级两种分类标准为中心,以乡饮酒礼与乡射礼、乡饮酒礼与燕礼、燕礼与大射礼、乡射礼与大射礼为具体例证,阐释不同经文记载内容的关联与差异。同时,《仪礼》十七篇关联缜密,详略互见,体系完备。通过同篇经文前后的对比以及异篇经文相关节次的比勘,大抵可以还原出具体仪节、经文的整全内容。郑玄注与贾公彦疏的核心要义不仅是疏通、注解具体的经文文义,更侧重于探赜不同经文之间的关联和对应关系。

    《仪礼》十七篇联系紧密,不同经文之间关联密切,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推排补足,发凡起例,尤以清代学者凌廷堪《礼经释例》广为众晓,即别裁《仪礼》十七篇中记述相对完整的经文、仪节,总结凡例,补正其他较为简略的经文内容。

    马楠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新出清华简《大夫食礼》的基本情况。内容上,《大夫食礼》包含经文和记文两篇;形制上,两篇简文编联为一卷,分别为51支简与14支简。《大夫食礼》篇题的命名是以传世《仪礼》中所载的享礼、食礼、燕礼为据,三者的重要性由重到轻依次排列。马老师也强调要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将出土的《大夫食礼》和传世的《公食大夫礼》的主体部分进行对比,图文并茂,为我们呈现出二者所载行礼模式上的具体差异。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仪礼》中经文、记文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孔子作六经,七十子作传记”,经文在先,记文在后。该观点在武威汉简出土后有所变化。马楠老师介绍了沈文倬先生经文记文同时并行的观点,并运用出土文献《大夫食礼》的具体例证,进一步指出,《仪礼》与大小戴《礼记》的成书研究是文献学问题而非经学问题,应当以篇为单位,以积篇成章、整合归并的早期文献编纂思路进行研究。她认为,经文和记文同属一个编纂过程,相似的文类归并于前,部分自成体系、难以合并的文类录入在后。同时,传世文献相较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的系统性更强、整饬程度更高。如:《仪礼》的传世文献经过战国至汉初的不断修整、编纂和完善,不同篇次之间整饬性、关联性、补充性较强,而在清华简《大夫食礼》中则相对较低。

    《仪礼》研究方法讲座结束之后,马楠老师围绕目录学与学术史、《诗经》学和出土文献等领域,结合本科生、研究生典籍阅读、论文写作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为青年学子示以治学方法,强调开始接触出土文献时,应当以传世经典文献为对照,积累字体的书写范例,总结字体规律,触类旁通。

    座谈会最后,王承略教授作总结点评。他指出,马楠老师是青年一代学者中出类拔萃者,在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绩突出,谙熟出土文献与石刻文献,贯通目录学和经史之学,从文本细读中发现问题,在内容比勘中推进研究深入,并鼓励同学们学习马楠老师的治学方法与研究范式,积极阅读元典,夯实基础,勤于思考,不断进步。

    本次座谈会是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汉籍与汉学》编辑部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旨在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聚焦古典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推动古典学术研究走向深入,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呼应国家文化战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服务。

    图片:段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