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发展报告(2022-2023)热点
经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发展报告研究团队对2022-2023年度的国内外儒学状况的持续跟踪与深入观察,大体总结提炼出这两年国际儒学发展的六个热点。
1.儒家文献整理与经典外译已成规模,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经典互译形成三位一体格局。
2022年10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提出加强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推进基础古籍深度整理出版,加快出土文献整理研究成果出版利用,推进古籍文献通代断代集成性整理出版的规划意见。儒家文献整理形成规模效应,历经20年之久的北京大学《儒藏》工程精华编于2022年5月全部出齐,共计2亿字,收录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510种儒学文献。山东大学“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取得阶段性系列成果,《法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古恒部分)》(2021)与《欧洲地区所藏中国珍稀文献丛刊》(2021)已陆续出版,实现了“境外汉籍再生性回归”。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领衔的《十三经注疏汇校》、浙江大学张涌泉主编的《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全11册)、浙江大学编纂的《中华礼藏》(9卷)、吴震、吾妻重二、张东宇联合主编《东亚〈家礼〉文献汇编》等陆续涌现。清华简、海昏侯简帛、安大简等新出文献的发现与整理,为儒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此外,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中华外译工程、“儒家经典外译”“安乐哲翻译中国”等项目焕发新生机。如陈来教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已签约累计达到20个语种,出版11个版本。《有无之境》、《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现代儒家哲学研究》分别于2022年、2023年在越南社科出版社出版。
2.国际儒学会议呈现喷薄势头,儒家思想成为助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2022-2023年,国际儒学交流活跃,在文明互鉴中贡献了新议题、新智慧。一方面,中国大陆持续搭建高品质文明对话平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使世界其他文明区域的学者更多地了解孔子,了解儒学,了解中国,不断推动儒学国际化。另一方面,大陆学者走向世界,中国学术机构到海外甚至联合国去举办儒学会议,如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国际儒联在新加坡举办“2023和合文明论坛”。这说明海内外的双向交流已成学术常态,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术人士在儒学研究中共同话语越来越多,儒学正充满自信地重新走上世界文明的中心舞台。
3.整体性的“东亚儒学”研究视野逐步形成,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东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东亚儒学研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随着东亚儒学研究的推进,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摆脱只注重国族叙事的本位主义,抑或如何摆脱只追求多元性的分离主义?台湾师大张昆将教授曾总结学界对待东亚儒学的四种态度,即“顺中心”“去中心”“逆中心”和“超中心”的东亚儒学,并认为东亚儒学要以“超中心”形态存在才能真正摆脱“自我中心”的纠缠,实现儒学在东亚地区的多元并存。傅永军、郭齐勇、黄俊杰等人皆从整体性、一体化的研究视野出发来看待东亚儒学。韩国举办了多次专题论坛,如忠清南道儒教国际论坛,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举办的“中韩书院儒教文化论坛”,旨在共享东亚儒家文明的价值和意义,谋求环黄海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共同发展。学者们着力思考儒学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相契合的维度,阐发儒家思想在东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与影响。如对朱子学东传日本后的影响,以及古学派如何批判性解读儒家经典,以此助推学界对“日本儒学化”与“儒教日本化”的理解,提供切入儒学跨文化传播和在土化实践的新视角。
4.儒学传播与实践多层面展开,儒学成为“活的传统”。
放眼国际,儒学传播与实践活动正在以民间儒教、民间礼俗、民间儒学的姿态,多层推进。民间儒教层面,海外民间儒教组织集中在东南亚与美洲地区,在当代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形态。民间礼俗层面,儒家文化圈祭祀活动渐成气候,全球范围内祭孔活动持续升温,人生礼仪与儒学意蕴深度开发。民间儒学层面,民间书院的复兴,经典诵读的热潮,讲堂模式的推扩,乡村儒学的建设,儒学社团的融通,企业儒学的高涨,使儒学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打通了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更使儒学再次成为内蕴于百姓人伦日用之中的“活的传统”。
5.中西儒学研究范式互补激荡,催生跨学科、交叉性儒学研究模式。
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在不同时代与地区研究方式的相互激荡下,儒学研究融汇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如儒学与现象学的相遇,形成了心性现象学、天道现象学、亲亲现象学、生活现象学等多元形态;儒学与过程思想、实用主义的结合,合成了安乐哲为代表的“角色伦理学”;儒学与国家治理、政治哲学的勾连,则使贝淡宁的“贤能政治”成为中国政治学界持续热议并保有国际关注度的学术概念。此外,一些诸如“东方型伦理生活方式”“道义经济”“天下主义”“儒家法哲学”等命题的提出,都意味着以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整合为方向的研究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6.儒学努力回应时代议题,为解决科技伦理问题提供中国式、儒家方案。
2000年之后,人类进入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这四种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会聚融合的nbic时代,科技作用日益凸显,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从“脑机接口”到“人造子宫”,从“基因编辑”到“护理机器人”,机器(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吞噬人类地盘。相对于科技发展,科技伦理的建构与约束却相对滞后。美籍华裔学者刘纪璐2018年发表《儒家机器人伦理》一文,思考如何将儒家伦理准则植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以此创建一种人工道德主体(artificial moral agents)。此问题引发国内学者热议,以杨国荣、童世骏、陈立胜、方旭东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深入思考人工智能所引发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孙向晨、吴根友、董平等学者则就“人禽之辩”与“人机之辩”问题展开讨论,积极提供儒家伦理贡献的可能性及其未来路径。
总体来说,国际儒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越来越明朗,在东亚、北美、欧洲三大儒学生长点中,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儒学研究最重要的中心,已经成为儒学研究、儒学发展、儒学传播最活跃的区域,可以说,儒学实现复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编介绍
李琳(1981-),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美富布赖特学者(2008-2009),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6)。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儒家思想、佛教、海外儒学、美学。在《清华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与陈炎教授合著的《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一书,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