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知行学社”走进历城区实验小学

    时间:2025-07-02 作者:

    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响应山东大学2024-2025学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号召,儒学高等研究院“知行学社”实践团队走进历城区实验小学,以志愿实践赋能青年党员成长,助力研究生“提功力”“长见识”“塑品格”。

    行以知为始,知以行为终。“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哪里?”“甲骨文是什么?”“夏商周有什么特点?”以儒学高等研究院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专业优势为依托,志愿者团队走出书斋,用声情并茂的国学课,带领一年级的孩子们穿越历史的迷雾,领略上古三代的瑰奇文化。

    中国史专业的党祎超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我国远古时期的文明发展情况。从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到母系、父系氏族社会的演变差异,再到“三皇五帝”的传说,党祎超将遥远的历史娓娓道来,点燃了孩子们对古老源头的好奇心,课堂反响热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王心怡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文启蒙课。为了让沉睡千年的古老文字“活”起来,团队查阅了大量图文资料,精心筛选了“日”、“网”、“川”、“木”等富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课堂上,王心怡巧妙运用互动提问、简笔画生动演示以及趣味小游戏,引导孩子们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并兴致勃勃地亲手描绘这些文字的古老模样。

    中国哲学专业的王雅荻接棒,带领孩子们聚焦商周时代。当“商汤”“伊尹”“盘庚”“妇好”等三千多年前的名字通过故事、图画和视频一一展现,孩子们跟随着王雅荻的讲述感悟仁爱、智慧、诚信、勇敢、变革、敬畏、和谐——这些历史人物闪耀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恰逢党的生日,这堂关于先贤的课程,成为了连接古老智慧与红色基因的生动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明辨是非、向善向美、崇尚担当的种子。

    “知行学社”第一站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近尾声,一声声依依不舍的告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们而言,这次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在将深邃的国学智慧转化为童言童语的过程中,青年党员深刻体会到了“青年担当”具象表达——将个人专业能力融入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时代潮流,让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暑假期间,实践团队还将走进济南市文化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地,以专业知识为媒介,化志愿热情为动力,继续在实践中打造具有儒院印记的特色文化品牌,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青春篇章。



    文字丨刘俊辰

    图片丨梁秋实 刘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