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二十一世纪》杂志创始人之一陈方正教授做客尼山国学大讲堂,作了题为“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山东省政府参事、省科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李建珊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宋芝业副教授等专家出席。
报告中,陈方正先生围绕现代科学为什么出现于西方这一问题,从科学史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将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的过程归结为“一个传统,两次革命”,用详实的史料梳理了希腊科学传统的渊源及发展脉络,认为《几何原本》与《大汇编》分别代表了希腊数学与天文学的最高成就,以此为代表的希腊科学经典通过阿拉伯世界和欧洲中世纪的两次翻译运动而使希腊的科学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并最终奠定了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此外,陈方正教授还对李约瑟难题提出了质疑并谈了自己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情绪高涨,发言踊跃,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陈方正教授针对所提问题一一作出详尽解答,使得同学们对报告的主题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马来平教授为报告做了总结。他首先深刻揭示了李约瑟难题的丰富内涵,然后,对陈方正教授报告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肯定了他关于近代科学诞生所持“一个传统、两次革命”见解的独创性,并说明陈先生突出古代科学发生过一次新的革命、突出伊斯兰科学的作用,以及强调近代科学革命的内因等观点,无不具有开阔人们视野的作用。
陈方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现为该所高级荣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竺可桢科学史讲席教授。创办并多年主持《二十一世纪》双月刊,主编“现代化冲击下的世界”丛书。主要研究科学史、现代化比较、科技与现代化关系及科学哲学,著有《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站在美妙新世纪的门槛上》《在自由与平等之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