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尼山国学大讲堂

尼山国学大讲堂第十六讲:黄保罗教授谈“灵魂如何救赎?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

时间:2015-12-07 作者:

2015年11月1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外籍专家、赫尔辛基大学世界文化系兼职博导黄保罗教授在知新楼第四讲学厅作了题为《灵魂如何救赎?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主持。

黄保罗教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他首先介绍了儒家与基督教相遇的历史背景。儒家和基督教的相遇始于明末利玛窦入华传教,接着出现欧洲汉学与后来的美国中国学,同时介绍了近年的国学复兴,批评了蒋庆等期望儒学成为国学甚至国教的思路,倡导“大国学”概念,要在中西对话的框架下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软件体系,对文化的各种构成要素都要作出描述。黄保罗教授接着介绍了比较的双方:在基督教方面,主要以新教的教义为主,但也涉及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儒家方面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孔孟之前的学说,孔孟到理学、心学,十六、十七世纪的儒家(包括明末护教三庭柱及排教的杨光先等),后来的文化民族主义儒学(包括梁漱溟、熊十力等),和新儒家。

在第二部分,黄保罗教授对儒家和基督教关于灵魂救赎问题的观点进行了对比。第一、谁是拯救者?基督教的上帝是人格化的,是创造者,护佑者和救赎者还有圣化者;孔子之前儒家的“帝”是人格化的,但从孔子往后,更多地使用“天”的概念,人格意味变得模糊。儒家与基督教之间“生”、“易”与“造”的概念区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别。第二、谁是被拯救者?基督教中的“人”是“灵”、“魂”和“体”的三元合一;儒家中的“人”是精神与肉体的二元合一。第三、通过什么方式?儒家救赎灵魂的方式是“加减法”,即在认识上学习,在实践上修行的“解蔽”;基督教的方式是“联合法”,即相信上帝,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中的“称义”概念认为行为救不了人,所以人从信仰角度可以是义人,但是从行为角度一定有罪。第四、从哪里被救?儒家认为应将人从损害他善性的“遮蔽”中拯救;基督教认为应将人从他的原罪中拯救,而人的罪就是灵的死亡,是与上帝的分离。第五、救到哪里去?基督教认为灵魂救赎的目的地是天堂,而儒家则认为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黄保罗教授最后总结了儒家和基督教在灵魂救赎问题上的本质差别:儒家是神学性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而基督教是基于创造者与被创造者框架的二元论。但是在基督教观点中,人与上帝是分立而不分离的,批评了牟宗三、汤一介等认为儒家是内在超越的圆教而基督教是外在超越的离教并认定儒家在灵魂拯救问题上高于基督教的观点。而且原罪不同于性恶,不能简单地将儒家判定为性善论,将基督教判定为性恶论。

报告结束后,黄保罗教授就“灵魂拯救”是否基督教独有、儒家与基督教对话的价值等问题与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最后,主持人王学典教授作了点评。王学典教授指出,儒家和基督教的话语系统很不相同,能否对话仍存疑问,但是中西对话仍是推动儒学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鼓励同学们要脚踏中西文化研究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