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做客尼山国学大讲堂第三十八讲,作了题为“哲学视域中的感受”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玉顺主持。
报告开始,杨国荣教授以哲学上的感受与文学、心理学上的感受相区别之特性进入正题,指出哲学上的感受具有意向性与返身性的二重品格。他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涉及三重方面:说明世界、感受世界、规范世界。而这三种关系分别关联着世界"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此次讲座,杨教授讲了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感受的基本特性、感受的基本形态以及感受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地位。
在第一部分,杨国荣教授首先指出,在哲学视域下感受所涉及的内容和呈现形态,以及相对感觉之感受的特点。认为感受涉及存在对于人的意义或意味,表现为存在在日常意识中的可欲、可悦、可畏以及真善美等价值的呈现,同时,也可以被视为以存在对于人的意义和意味为内容的意识,表现为日常体验、内含意义确认的评价。相比感觉,感受不限于感官活动,且更多地呈现有综合性的特点。
进而,杨教授具体讲解了感受的意向性,指出感受以观念为形式并生成于内,但又同时指涉对象。并在引申的意义上, 其意向性体现为源于对象。意向性体现了感受与对象世界的关联,同时,感受又具返身性,表现为个体自身的所感所悟、所知所觉。前者指向对象, 并进一步使之化为意象和意念;后者则表现为意识的自我明觉。在阐释感受的返身性时,杨教授举了杜甫诗加以说明。认为无论“感”, 抑或“受”, 都包含能动性的一面,感受同时展现为心与物的互动。
然后,杨教授又举了同情与同感的差异来说明感受中的意向性与返身性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但都包含意向性与返身性。而以往的哲学家往往未能充分关注。
从言与意的关系看,杨教授认为,诗文、书信等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作者的内在感受, 但这种感受对于特定个体所具有的切己性和独特内涵, 却非言词所能完全传达。同时,感受也难以还原为语言。
第二部分,杨教授讲了意义的呈现方式与感受本身的形态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认为感受首先以体验的形式呈现,体验具有无理性推论的直接性与未经反思的自发性。体验由于内含对象层面的所“感”与自我之维的所“受”,因而这初始形态的感受具有某种模糊性或混沌性。因而,感受并不总是因境而生,“无缘由性”的情绪显现了自发形态感受的特点,体现了感受与个体内在意识的切近性。
相比自发形态的体验,自觉形态的感受更多地以评价为其形式。评价侧重于确认存在对人的意义和意味,存在意义的显现与个体自觉的意义取向之间形成内在的关联。如在“理义之悦我心”的感觉形式后,便蕴含着对相关对象的价值意义的评价。因此,杨教授认为在具有道德、审美等意义的感受中,感受的自觉形态得到了更具体的呈现,而其实质内容则关乎评价。而在道德的层面,感受往往呈现出近乎自然的形式,是经自觉而达到的自然。
在杨教授看来,审美感受或美感也不同于自发的体验,单纯的外部对象本身还不能视为审美对象, 唯有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 (包括审美趣味) 相涉, 相关对象才呈现审美意义, 并在审美主体中引发美的感受或美感。更广层面上,生活中意向、体验、信念与理性层面的评价相互融合, 使生存层面的感受也同时呈现自觉的品格。而评价所揭示的存在意义和意味, 则通过判断而得到自觉的确认, 且又基于判断而关联普遍的形式。进而,杨教授指出,以自发的体验为特点的感受与渗入评价的感受并非截然相分,而是互融相渗的。
第三部分,杨国荣教授强调不同形态的感受在关联世界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在感受的世界,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与人的相关性、切近性、切己性。另外,感受的多样性、丰富性、个体性, 也可以视为人与世界互动过程之具体性的体现,这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杨国荣教授还指出,感受不仅与经验相关涉,而且有其超验的一面,相关体验构成了个体精神世界的一个方面。
最后,杨国荣教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世界、感受世界、规范世界代表的意义。其中,对世界的感受也将引发人们改变世界的意向:如果世界不合乎人的理想, 则如何改变世界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使世界给人以“好的”感受, 也依然会面临如何达到“更好”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黄玉顺教授与沈顺福教授发表了自己参加讲座的感受,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杨教授就哲学视域中的感受的相关问题,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