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至 20日,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马王琛发教授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师生带来两场精彩的演讲,讲座的主持人分别有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刘心明、曾振宇两位教授担任。
王琛发教授的主讲题目分别是是《清代南洋华人的教育文献——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南海华人研究的反思》。王教授指出单以“东南亚华人”、“航海商人”、“移民”等固定概念解释昔日南海诸国演变到今日东盟国家的华人历史,常会受到西方解释体系的影响,受传统窠臼的束缚,中华民族对于南海话语权难以伸展。王教授提出,不能单靠发现去说明历史存不存在,而要找到方法去辨认到某种历史状态的存在。其中一种方法是从先民的心性,集体观念,去考虑他们当时当地如何处理他们眼前的情境。另外,可以从先民播迁与文化散播的范围,看到其他各地的文化遗存,以及这些地方原来遵循的主流思想观念,对照与思考当地,就可能发现它前期被淹没的历史,而且没有这前期的一切,不可能出现后期的现象。
王教授依据翔实民间文献与实物资料旁征博引、互证解释,认为明清南洋华人是依据他们生活中赖以维持伦理秩序的儒家理念,去解释他们自己与所在土地的关系,解释如何是安身立命,并由此演变与延续出一些社会集体现象。比如当地宗祠的营造,从整体格局到内部陈设、具体布置,都不一定如同中国原乡的宗祠,但这些变异,恰恰反映了先民既是以此表达天命与人道、祖先与土地,是如何以人作为载体,让生命与土地融为一体,完成天地人可在此时此境合一的认识,从而也宣示此地与其生命一体,不是异地;同时,这也是把他们原乡一切记忆浓缩在宗祠,从而说明当地是原乡再造、扩大与延伸,化异地为自身延续天命、人伦、道统的生命所在。他们以此来建构与解释他们本身与社会的存在意义。由此,南洋华人坚持强调自身的中华身份,是在观念上将南洋区域化作中华民族生命延伸的所在。基于以上的论述,王教授认为在南洋当地强势的“去中华”的主流历史论述之外,相关学者更应该重视华人世界,尤其在当地民间社会,有必要从对儒家观念的理解,切入去理解南海历史的中华意象,思考祖先自己是怎样想法与实践,重建社科话语。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南洋宗祠如何建构、如何从本土经验解释本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与王琛发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听者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