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六十六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116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蔡祥元副教授主讲,题目为“感通与同情——恻隐之心的现象学审视”,五十余位听众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蔡祥元副教授讲述了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舍勒对于同情跟爱的区分,舍勒认为同情强调一种共同的感受,是针对他人感受的一种伴随性的现象,是一种中性词,可以是同喜亦可以是同悲,是对他人感受的一种情感性回应。同情关注一个人的现实处境,而爱关注的是一个人人格的积极价值,爱相对于同情来说更根本,因此同情并不是一种爱。
在论述了舍勒对于同情跟爱的区别后,蔡祥元副教授以此区分为切入点来审视孟子文本,他认为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的本质是爱,而不是同情。作为爱之端的恻隐在儒家传统中同样具有源发性和价值构成性的基本特征。恻隐与同情是不同的,其表现在一方面同情是有异心的,甚至是伴有暗中的优越感,恻隐则是强调克服人的异己感和距离感;另一方面,恻隐是强调对他人的保全、保护意识,但是并没有同情所强调的那种对于人格的价值性的成全或成就。随后蔡祥元副教授又提出了“感通”这一概念,认为的恻隐的发生结构与存在方式可以称为感通。感通跟爱是同一层面的东西,真正的爱是关注人格价值层面,因此感通跟同情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
最后,为了更好的阐述感通这一视角的特殊性,蔡祥元副教授将其与黄玉顺、耿宁、陈立胜的解读进行了对比。黄玉顺通过对于舍勒文本的解读,引入了本源情感这一概念,并用本源情感来对于恻隐的本质加以阐发,蔡祥元副教授认为这种解读不足以表明恻隐之心和其他情感的区别,并且无法完全走出经验主义的困境;耿宁依据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处境型同情的概念,这很好的回应了舍勒的问题,但是却并没有对于其可能性问题作出解释;陈立胜则回到了儒家的诠释语境,通过对于朱子文本的阐发,强调恻隐之心的奠基性地位,认为恻隐彰显了“万物一体”的生存论情调,但是却并没有进一步的展开与讨论。感通论就是在再次基础上进一步追问这样一种天人一贯的“情感”是如何可能的,这对于孟子文本的解读和中国哲学的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讲座的最后,现场各位听众也对于此次讲座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蔡祥元副教授强调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思维对于中西方哲学有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