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六十九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2116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题为“《史记》叙事传统与《春秋》比事属辞”,由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一级教授张高评主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承略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高评教授简述了大陆及港台学者对中国叙事传统的研究现状:当前两岸三地学界对传统文献的解读,实际上移植自西方叙事学,并未揭露出中国叙事传统实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中国叙事传统根植于《春秋》、《左传》、《史记》。因此,张教授以第三部中国叙事传统宝典《史记》的书法为核心,从春秋比事属辞角度予以观察,探讨如何开展中国叙事传统的研究。
首先从鲁迅对《史记》“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切入、论说叙事传统可以统摄抒情传统。并以司马迁发愤著述、《史记》成一家之言的特征,比附《春秋》立义创意,论证了中国抒情传统的传承、接续关系。进而点明本场讲座论题:司马迁私淑孔子、《史记》典范《春秋》。
其次,论证《史记》互见书法之比事显义,为属辞比事《春秋》教的衍化。受《春秋》属辞比事的规训和启发,《史记》大义、需得原始察终才能够推出。运用互见叙事法,曲笔直书两宜,从事忌讳叙事而无碍,可弥补纪传体的不足。
再次,以详略重轻、义昭笔削之书法,体现《史记》的忌讳叙事。首先以章学诚“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的论述,明晰《春秋》推见至隐的文法。通过此文法的成效,得出《史记》忌讳叙事,多宗法《春秋》笔削书法。比如《春秋》有同异、彼此、是非、轻重之笔削,《史记》叙事传人,则衍化为详略、重轻、有无、异同的书写。
最后,以《史记》属辞约文之修辞、叙论结合之笔法,论证《春秋》比事显义,即以属辞之书法考索指义。《史记》“且述且作”、“寓论断于叙述”,实际上以《春秋》“观其始末、得其是非”之法为典范。对此,张教授以《史记》几则对话为例,指出《史记》中的对话并非随意设置,而是别出心裁。其叙事传人,不仅多以其言语彰显其一生性情,更兼以暗示斯人一生的机遇与发展。唐刘知幾《史通》视“因言语而可知者”为叙事四体之一,这正是属辞约文的叙事功夫。
讲座最后,在场听众就“《史记》记事目的与原则”的相关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探讨,张教授耐心答疑,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